|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为世界注入绿色动力
时间:2025-11-10  来源:人民网  
  从欧洲市场销量的持续增长,到巴西街头中国品牌销售店的热闹人群,再到近期东京车展上的闪亮的中国元素……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通过一个个跃动的数据和落地的场景,以量质齐升之姿加速驶向世界。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9月,汽车出口65.2万辆,同比增长21%。2025年1—9月,汽车出口495万辆,同比增长14.8%。中国新能源汽车及产业链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持续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和增长韧性。
  
  近期,《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届缔约方会议在巴西贝伦举行。据介绍,作为大会官方合作伙伴,长城汽车交付了100辆新能源车辆用于支持大会出行需求,并首次展示了搭载氢能发电舱的绿色氢动力船。
  
  业内分析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迅速崛起的背后,是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对低碳路径的多元探索。例如,出口规模增长的同时,出口车型也越来越丰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5月,插混汽车出口31.5万辆,同比增长2倍。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在今年前9个月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增量贡献度中,中国占据了68%的份额,即世界上每10辆新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中,就有接近7辆来自中国。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中国加速推广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全球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目前,中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清洁能源产业链,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正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行动正面临严峻挑战。根据oecd发布的《2025年气候行动监测报告》,全球排放量已达到创纪录高位,气候政策雄心与实施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面对严峻的全球挑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多元技术路线,提供了全方位的低碳解决方案。长城汽车方面介绍,企业坚持“纯电、混动、氢能多技术路线并举”的新能源多元化战略。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氢能领域的整车企业之一,长城汽车实现了氢能系统核心零部件的完全自主开发。在此次大会上展示的氢动力船,搭载由未势能源提供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实现了全程零碳排放,成为清洁能源在多元化交通领域应用的重要实践。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低碳解决方案不仅仅停留在使用环节,更贯穿于整个制造过程。巴西是全球第七大汽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不足10%。据了解,长城汽车接收巴西伊拉塞马波利斯工厂后,对工厂进行了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升级,未来这里生产的车型将辐射整个拉美地区。同时,积极深化本地产业链布局,聚焦电动化和智能化,打造本地科技化企业。
  
  白皮书指出,中国以开放包容姿态拓展绿色低碳创新合作,组织实施碳中和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计划。截至2025年10月底,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已签署120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加入200多个科技相关的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中国还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2016年以来,提供并动员项目资金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低碳解决方案,也建立在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基础上。在全球主要港口,来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正等待装船发往世界各地;在西藏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值同比增长17.6%;在欧洲街头,中国品牌的换电站正在为当地车辆提供三分钟补能服务……这些场景正在构成一幅新的全球汽车产业图景,并助力全球绿色低碳合作。据悉,长城汽车近年来加速推进“生态出海”,目前,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市场,形成“油电协同”全场景低碳出行解决方案。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超越简单的产品输出,正在向世界展示一种融合了市场驱动、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生态协同的综合性的低碳解决方案。正如白皮书中所展示的,中国正通过加速推广新能源汽车,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着一条可以借鉴的现实路径。


( 责任编辑: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以设备更新为支点 持续更多绿色动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1
广州加快打造绿色低碳美丽城市
科普行动
宛城检察节能降耗提升办案质效
云南省全面推动经济发展绿色低碳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