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新能源发电区、室外管网“上岗”秦岭站有了新模样
时间:2025-4-3  来源:央视新闻  
  近日,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在完成南极阿蒙森海和罗斯海海域的大洋考察作业之后,再次回到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
  
  总台央视记者王楠:时隔两个月,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再次来到秦岭站,在这里,将接回51名度夏的秦岭站队员,同时,还有43人将留下,第一次进行秦岭站的越冬。现在,南极已经开始进入秋冬季,和去年12月底相比,户外最高温度已经下降了10摄氏度左右,经过队员们的努力,整个秦岭站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2024年11月18日,秦岭站度夏任务建设启动时,除了主站区、生活区和停机坪外,四周是空荡荡的砂石地。
  
  今年2月3日,秦岭站室外任务收尾阶段,最明显的变化在山顶,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机、氢能设施,白色的卫星地面站,以及连接主站区和配套设施区的室外综合管网,室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今年2月22日,秦岭站度夏人员撤站前,整个站区已经被皑皑的白雪覆盖,本次度夏期间的室外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关维来自秦岭站的设计团队,度夏期间主要负责现场巡查,确保建设按图纸施工,以及针对现场情况,优化设计空间等。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关维:这次度夏的任务主要以室外配套设施为主,室外的建设满足也符合我们对于整个站区的规划,能够体现出我们的设计意图,保障秦岭站首次越冬能够顺利完成。
  
  在秦岭站海拔最高的山顶区域,和此前忙碌的工地相比,现在这里已经非常安静。蓝色的集装箱是氢能机房,白色的罐体是储氢罐;26组光伏阵列和10台风力发电机在不远处依序排开,风机正在快速旋转,再加上多组配套设施,构成了秦岭站的新能源区域。
  
  不光是能源,管网也有了较大变化。去年12月,队员们还在进行室外综合管网的施工建设,而现在,包括电缆和给排水在内的不同功能管线,已经集纳在室外综合管网的管道中,敷设在了约1700米的桥架上。无论是从山顶的新能源区到秦岭站主站区,还是从主站区到海边取水口,室外综合管网构成了秦岭站正常运行的“生命线”。
  
  中国南极秦岭站站长王哲超:我们度夏期间,主要就是完成了新能源、通信以及室内海水淡化、污水处理,还有取水口工程,这些都是为了保证越冬的一些基本设施。这些工作的顺利调试和运行,才能够保证后续的工作,也为后续考察站常规运行打下了一个基础。


( 责任编辑: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李文辉代表:建好用好绿色氢基能源
贺雪琴:贝特瑞获评深圳市绿色低碳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凤阳县为绿色出行赋能续航
能源行业持续聚力低碳发展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新“国九条”:以资本市场
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