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中国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增强普惠性
时间:2025-3-26  来源:环球时报  
  近期在北京发布的《202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去年,我国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成品油消费进入下降通道,2025年预计中国石油消费达到峰值。有专家表示,我国成品油消费实际上已经迎来了峰值,这离不开新能源汽车快速迭代、终端用能电气化不断提速以及工业企业节能提效措施的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韩文科表示,中国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绿色转型之路,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带来了最大的确定性,并增强了能源绿色转型的普惠性,“未来中国能源低碳绿色转型还有更多的标志性事件可以期待”。
  
  从“四小天鹅”到“陆上三峡”
  
  1997年12月25日,甘肃省玉门市玉门镇三十里井子旁的连霍高速公路一侧,四台由龙源电力甘肃公司从丹麦引进的300千瓦风电机缓缓转动起叶片,这一风电试验场拉开了甘肃新能源发展的序幕。由于颜色洁白、体型“娇小”,这四台风电机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四小天鹅”。如今,驱车经过玉门市的旅客往往会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公路两旁矗立的风电机已形成一片片白色“森林”,在戈壁滩向着远方蔓延。当地人称这一庞大的风电机集群为“陆上三峡”。
  
  在浙江杭州,市民胡先生随手打开的台灯,使用的是7毫秒之前在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产出的水电;在甘肃敦煌,这座历史古城在2024年的连续247天里,使用的全部是依靠风能和太阳能产出的绿电;在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土高原梯田上,一块块光伏板整齐列阵,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下面温室大棚里的黄瓜、西红柿、辣椒、茄子等蓬勃生长,绿色能源展现出“新玩法”。
  
  “这样的转变是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缩影。”长期关注低碳经济的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财税贸易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韦福雷对《环球时报》记者这样说。日前在北京发布的《202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也显示,去年,我国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已成为电力装机的主体,成品油消费进入下降通道。2025年预计中国石油消费将达峰,成品油全年需求3.82亿吨,同比下降1.9%。
  
  中国环境保护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对记者说,石油消费达峰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他介绍说,能源相关排放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而石油在能源消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全球来看,石油的替代和减排挑战较大,而恰恰在这方面,中国做出了重要探索,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就是一个突出例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突破1000万辆,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根据研究机构evtank发布的统计数据,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823.6万辆,其中约70%来自中国。
  
  “在能源结构调整中,终端用能电气化也在提速,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装机容量快速扩张。”马军估计,我国终端用能电气化比例今年可能达到30%,许多原本烧煤烧油的场景改为用电。这一切都加速了石油消费达峰,对中国实现高质量碳达峰乃至后续脱碳、迈向碳中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3.73亿千瓦,同比增长23%,占电力新增装机的86%。其中,水电新增1378万千瓦,风电新增7982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2.78亿千瓦。截至2024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8.89亿千瓦,同比增长25%,约占我国总装机的56%。
  
  “还有更多标志性事件可以期待”
  
  “中国长期形成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煤炭在能源结构占比中曾一度高达70%,十多年来这一比重不断下降,现在已经接近50%。”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韩文科看来,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占比过高是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不利因素。中共中央、国务院2024年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强调,深入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接下来5年逐步减少。
  
  随着技术革新,火电厂已经成为我国深入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试验场。许多传统火电厂已变身“绿电厂”,成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先进样本,坐落在浙江乐清湾畔的华能玉环电厂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国内首座国产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力发电厂,华能玉环电厂承担着浙江省统调机组10%的发电任务。早在2016年,该厂就已率先完成超净排放改造,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削减。不仅如此,这家发电厂已建成年供热量达50万吨的超长距离供热项目,为不同行业和机构提供生产性以及生活性用热。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国的火电厂超低排放、大型垃圾焚烧、燃煤烟气治理技术装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超低排放火电厂群。
  
  除发电和交通领域外,工业、建筑等行业也是能源消耗的主体,更是中国推动节能提效的重点领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4年8月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称,工业企业是节能提效的重中之重,持续推动工业领域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技术改造,积极推动生产工艺革新、流程再造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组织重点企业提升用能精细化管理水平。10年来,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36%,钢铁、电解铝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平均降幅达9%以上。
  
  “未来五年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吴谋远对记者这样说。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如何在能源安全、环境可持续性、经济效益三个目标之间实现平衡,是新能源与传统燃油关系的重要课题。
  
  吴谋远表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协同融合发展是关键,必须“先立后破”。当前全球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占比仍超80%,但新能源增量贡献率已突破70%,这意味着二者将长期处于“存量替代”与“增量竞争”的并行阶段。他认为,保持平衡有三大原则,即差异化管理、基础设施适配、市场机制衔接,但平衡不是静态的二选一,而是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新能源边际替代成本,通过制度设计规避“绿色通胀”风险,最终实现能源系统的平稳过渡。韩文科则表示,未来在能源行业低碳转型方面,中国还有更多标志性事件可以期待,例如煤炭消费不再增长,以及新能源装机容量再上一个新台阶等。
  
  “中国的转型决心从未动摇”
  
  美国耶鲁大学环境学院去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在分析中国为何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领先时称,一个重要答案是政府政策的强有力推动。
  
  还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在多年前就从战略、政策、技术、产业、消费等层面谋篇布局,持之以恒推进绿色转型,最终形成今天的良好态势。2014年,中国提出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能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中国推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步伐明显加快,相继出台包括《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能源绿色转型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降碳行动、《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规划。
  
  “这些年,不管世界局势如何动荡多变,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决心从未动摇,经过不断探索和沉淀,不断完善和丰富的能源转型政策和目标已经成为中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韩文科说。在2020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方向世界郑重宣布,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近日在世界经济论坛网站撰文称,以争取“3060”为目标,中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建设新一代能源基础设施,其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无与伦比。这种承诺与大规模的投资为新一代科技公司的研发提供激励,推动相关支出在2018年至2023年之间增长70%。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本月发布的《2025年能源转型投资趋势》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内地是全球低碳能源转型投资规模最大的市场,2024年投资总额达8180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20%。中国内地的投资增长相当于全球全年增长总额的2/3。
  
  政策的支持引领以及大量的研发投入,在中国造就了一批绿色能源“领军者”。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的数据,在世界十大风电整机制造商中,中国企业占据6席;行业研究机构pvtech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企业包揽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前十名。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品牌林立,比亚迪、吉利等在全球多国受到欢迎。
  
  在应对气变方面,中国“不可或缺”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负责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克斯此前表示,中国已成为能源转型领域的重要引领者,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去年发布的报告,过去10年,全球风电、光伏发电的平均度电成本分别下降超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的创新等。国际能源署预计,从现在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的60%将来自中国。《202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投资占全球1/3。
  
  “中国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绿色转型之路,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带来了最大的确定性,这是中国带给世界绿色低碳转型的最重大贡献。”韩文科对记者说,中国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全球新能源相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大大降低了各国新能源转型的成本和技术门槛,让能源绿色转型的普惠性更强,这也是中国为世界作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应如何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此,吴谋远认为,首先应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等相关合作机制的作用,夯实能源合作基础,加强政策规划对接,扎实推进低碳能源领域的务实合作,推动全球能源绿色发展。此外,我们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以能源技术革命性突破推进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更高效地提升能源利用效能。


( 责任编辑: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走进中国节能绿色工厂 探寻低碳
万里同心,共护黄河|60组家庭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