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农业全面绿色转型 促进产业模式低碳循环
时间:2025-2-24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翁伯琦 王义祥
  促进现代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升级,有助于资源高效集约利用、产业模式低碳循环,保障绿色产品供应、建设宜业宜居乡村、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促进现代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升级,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切实把握4个重要方面。
  
  注重生产生态协调。优化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产业区域布局,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增加供给、提高收入、保护生态的有机统一。乡村要参照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优化调整畜牧业发展布局,科学测算养殖规模,引导畜禽养殖场(户)配套完善粪肥消纳用地,建设一批种养结合型生态农场,促进农牧循环,实现废弃物就地转化。鼓励在盐碱地、北方农牧交错带、南方草山草坡区建设稳产高产饲草基地,促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作物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增产与保护生态的双赢。
  
  坚持增产增效并重。在推进农业稳产增产的基础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降低水土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实践表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发展稻鱼、稻虾等模式,在西南、华南地区重点发展稻鱼、稻螺等模式,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重点发展稻蟹、稻鱼等模式,有助于增产与增效。推广稻鱼、稻鸭、鱼菜等复合种养模式,有助于提高水稻和水产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绿色加工、物流、废弃物回收利用等业态集聚发展,加速农业与二三产业循环畅通,加快产业联结互促、循环增值。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制订并推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所急需的智慧化、绿色化、优质化生产经营标准,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创业,发展绿色低碳导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依托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发挥政策、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条件,着力开展政策咨询、技术指导等服务,推广先进技术与适用装备,突破并协助解决农业绿色发展难点问题。
  
  着力构建监测体系。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探索建立农业环境污染和气象灾害高效监测、主动预警、科学分析、智能决策联动系统。开展新一轮农业资源与生态承载力匹配研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深入开展现代农业与乡村资源区划工作。优化监测点位布局,健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等监测与防控预警。开展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监测评价,重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估,构建产地准出分类监管制度。以质量兴农引领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发展,建立地理标志农产品原产地识别和培育体系。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责任编辑: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走进中国节能绿色工厂 探寻低碳
万里同心,共护黄河|60组家庭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