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黄山建“低碳旅游示范景区”
时间:2010-10-11  来源:新华网安徽频道  
观测资料显示,黄山风景区在过去55年里地区气候变化、物候变化均不明显。年均气温8℃,每年温差0.3℃。
  黄山风景区坚持践行“低碳”原则。中国环保联合会、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同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合作,在黄山创建“低碳旅游实验区”及“低碳旅游示范景区”。
  每日计量能耗
  “十一”长假,黄山北海景区狮林大酒店,工作人员忙着接待游客。酒店行政主管张晓彤有一项每天例行的巡视任务:检查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运转状况,保证客房热水供应。
  这套新型节能型热水器是两年前引进的。它从空气、阳光中收集热能,只有压缩机需要耗电。制等量热水用电量是传统电热水器的25%左右,节电效果显著。
  近年来,黄山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建设石门水电站,强制使用以电为主的清洁能源。旅游客运索道、旅游饭店等领域则推广使用太阳能,探索使用新型节能产品。
  2006年起,黄山风景区启动“绿色旅游饭店”行动。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江平静介绍,饭店建立室内温度标准、能源使用巡视检查制度,杜绝能源浪费;建立雨水收集系统、使用节水龙头、减少棉织品洗涤量,减少水资源使用;景区酒店禁止使用非环保材料,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取消自设洗衣房。
  位于迎客松旁的玉屏楼宾馆创新节能低碳管理方法。总经理汪得天介绍,宾馆在不影响服务质量前提下,对香皂、针线包、擦鞋油实行减量供给;餐厅菜品分大、中、小三种分量,倡导不浪费消费;启动中水回用处理系统,每年节约用水4000吨。
  科学测算承载力
  为防止过度客流对生态环境造成伤害,专家为黄山风景区测算了景区承载能力:目前每日最佳接待容量为25000人,最大接待容量40000人。景区还推广“黄山冬游”产品,通过“削峰”“调谷”措施,平衡四季游客量。
  黄山投资100多万元新建景区生态监测站,对天都峰、莲花峰、始信峰、丹霞峰、狮子峰等热门景点实施为期2至5年不等的封闭轮休,促进植被、生态的自然恢复。这样的“休养生息”缓解了脆弱生态环境与大量旅游活动间的矛盾。
  黄山风景区还投资1100万元在景区外建成洗涤中心和净菜中心,把蔬菜洗净后挑上山,把山上酒店客房内的棉制品挑下山清洗,减少景区内污水和垃圾。
  景区还投资1300万元建成北海、玉屏、温泉等13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核心景区和服务区“污水统管”、“达标排放”目标。
  黄山旅游客运中心统一购进120辆环保客运大巴,将欧Ⅱ标准提升为欧Ⅲ标准。游客进入景区需统一乘坐大巴,而不能自驾车行驶。
  黄山风景区下大力气实行“两个减少”:一是减少山上常驻人口。核心景区内除酒店、索道工作人员外,仅保留园林、公安、综合治理等部门少量工作人员,常驻管理人员由上世纪90年代的40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100人左右。根据“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的思路,黄山风景区管委会迁出管委会机关和部分职工宿舍。
  另一个“减少”的是接待床位数。上世纪90年代,黄山就提出“山上游山下住”构想,逐步减少[FS:PAGE]山上接待床位数。目前风景区内的总床位数与十年前相比明显下降,有效减少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
  倡导“低碳”理念
  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只有发动全社会,在旅游过程中贯穿“降碳”理念,才能有效实现节能减排。黄山风景区多年来在服务接待中对游客宣传低碳旅游,劝导游客在防火、防噪音、防污染、动植物保护方面规范行为。
  黄山气象处设立于1955年,对黄山景区气象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资料显示,55年来黄山地区气候变化、物候变化均不明显,以黄山杜鹃花为例,每年开花时间相差不超过一周。
  1979年与现在相比,景区植被覆盖率提高了28%;景区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常年稳定在每立方厘米3万个以上,是一般城市的十几倍。(记者:孔祥迎 蔡敏 王立武)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精“管”降本挖潜谋“道”提质增
太原以废钢循环重构降碳蓝图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