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印尼为何赴煤炭大省山西取“低碳经”
时间:2024-8-13  来源:中国环境报  
  近日,一个特殊的“取经团”从印度尼西亚来到中国煤炭大省山西,走访参观了多家能源企业和低碳产业园区,近距离感受山西省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经验,探寻煤炭资源型地区的转型之路。
  
  印度尼西亚能源转型研究所常务董事普特拉·阿迪古纳(putra)说:“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同为发展中国家,山西省能源转型的经验和信号对于东加里曼丹省和南苏门答腊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普特拉·阿迪古纳所说的这两省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
  
  山西成全国绿电交易量最大省份,绿色转型中积累宝贵经验
  
  印度尼西亚“取经团”此行选择山西的背后大有文章。
  
  山西省是国内较早开展能源革命实验和实践的省份,被国家赋予了“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称号。山西省提出到2025年和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将分别达到50%和60%的目标。2023年,山西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已经达到39.9%,并且成为全国绿电交易量最大的省份。
  
  活动组织方之一、山西派可思绿色文化中心(以下简称山西派可思)负责人王晓军告诉记者:“我们制作了一份简报,即《迫在煤结:退煤之路再探——以山西省/东加里曼丹省/南苏门答腊省为研究对象》(以下简称《简报》),煤炭对这三省的gdp贡献占比分别达到31.7%(2022年)、35.1%(2023年)与15.9%(2022年)。同时,三省煤炭产量的一半以上甚至近八成都外调到了本国其他地区或出口到国际市场,因此,地区经济发展极易受到煤炭市场波动的影响。对于煤炭生产和依赖大省,他们的选择只有未雨绸缪或坐以待毙,后者显然不能构成明智负责的选项。”
  
  而山西的绿色实践是中国能源转型的一种生动体现。据了解,2006施行的《可再生能源法》开启了中国的能源转型之路;自2014年“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到强、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如今,在“双碳”战略的指引下,中国将逐步减少煤炭消费量。
  
  在中国积极推进低碳转型的同时,对煤炭有强烈依赖的印度尼西亚也在寻找转型之路。据悉,印度尼西亚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国,也是第五大二氧化碳排放国。目前,印度尼西亚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同时,印度尼西亚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至23%、到2030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31.89%(或在得到国际支持的条件下减少43.2%)的目标。
  
  据悉,今年年底将于阿塞拜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会议(cop29)将以气候融资为工作重点,督促落实用于能源转型和气候适应的气候融资。
  
  在交流之行的尾声,山西“双碳”研究院、山西派可思还与印尼智库达成《合作备忘录》,中方邀请印度尼西亚相关机构参与山西“双碳”研究院共建,印度尼西亚支持中方在印度尼西亚设立研究院亚洲分院。
  
  “煤炭大省”为共同标签,未雨绸缪成必然选择
  
  此次印度尼西亚“取经团”走访了山西双良再生能源产业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山西美锦能源集团、山西国臣直流配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尚风绿谷碳中和环保科技园等企业和项目点。
  
  印尼智库基本服务改革研究所绿色经济项目经理维拉·阿贡·斯瓦达纳(wira)说:“我感到山西省、东加里曼丹省和南苏门答腊省至少可以在三方面展开合作:第一是关于印度尼西亚政府的能力建设,我认为山西省有着综合性的能源转型路线,可以启发印度尼西亚政府;第二是关于数据管理,此次参访的山西公司都有着很强的数据追踪与管理能力,这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监控企业转型动态;第三是关于可再生能源,山西省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更高端的技术。”
  
  东加里曼丹经济和区域自然资源规划局局长瓦尤·加图·普尔博约(wahyu)走访后表示:“印尼政府为新首都努桑塔拉的建设制定了详细的《努桑塔拉净零排放战略》2045年目标,新首都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山西尚风绿谷的很多装置,诸如太阳能户外充电座椅与近零碳建筑都非常有趣,也许可以用在新首都建设的不同场景中。”
  
  中国环境报(2024年8月13日第08版)


( 责任编辑: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庄贵阳:以低碳韧性发展应对全球
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对接活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