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2023四川能源革命:碳中和新格局引领未来
时间:2023-12-27  来源: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3年12月24日,由天府永兴实验室精心筹办的碳中和研讨会在魅力城市成都顺利举行,会议主题为“科技与产业务协调发展,助推绿色经济飞跃式增长”。众多学界泰斗和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之道,以期构建适应未来发展的碳中和创新格局。在会议期间,天府永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核心成员、清华大学的陈永灿教授分享了四川省科学规划建立创新型能源体系的重大举措,从而激发了广泛深入的关于四川能源供给主导地位以及其重要引领作用的反思与讨论。
  
  四川作为我国能源强省,在双碳政策落实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响应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号召,规划适合的能源系统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资源丰富之地,四川具备独特优势来开发清洁能源示范区域。然而,以往由于电力供应稳定充足,在此地建立抽水蓄能电站的情况相对较少。随着减排达峰政策的实施,四川迫切需要建设更多此类电站,来解决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时有时无以及不稳定性的问题。这样的项目当中,精确的模拟与合理的规划至关重要。
  
  在此次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中,我们非常重视电站运营的安全性以及灾患预防措施的实施。鉴于四川气候和地貌复杂性,我们必须对电站进行全方位感知并进行严密的安全监管,以保障其整个生命周期的安全运行。为应对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可靠性问题,我们将采取科学的优化管理策略,逐步使新能源实现由当前的不稳定性到多种能源协调控制的转变。
  
  据悉,期待在2025年底前,四川将有约1亿零10万千瓦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容量预计2030年前,这些能源的总产量有望攀升至近5亿千瓦。为全力推进绿色能源发展,四川政府正计划在金沙江上游、金沙江下游、雅砻江以及大渡河中上游建立四大集成无缝衔接的水电、光伏、储能综合电力生产基地。与此同时,他们还激励各流域的水库电站实施水风光互补的全面开发计划。
  
  四川作为我国的能源大省,在努力实现“双碳”目标建设过程中肩负重任。科学规划我们的能源结构,不仅助力我们早日实现这一远景目标,同时也将极大促进四川省清洁能源建设的步伐。注重防灾科技与智能化调控,持续推进从不稳定到多功能新能源开发使用,相信四川在清洁能源的未来道路上定能取得光辉灿烂的成果。
  
  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已不再仅停留于理论层面,它实际上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职业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借助建造更多的抽水蓄能电站等方式来调节风能和太阳能供电的波动性,我们有信心能够更有效率、更科学地利用新型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以期为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尽责尽力。
  
  随着科技和产业的高速发展,清洁能源必将成为更广泛应用的首选。四川正积极打造清洁能源示范省将取得新突破,我们期望有更多地方和行业参与到这一减排事业中来,共同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这次论坛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四川如何科学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这个问题的确值得关注,因为四川的发展不仅对自身至关重要,同样也关乎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您在论坛上提出宝贵建议,共同探讨、交流关于清洁能源的话题。四川大学教授陈永灿博士在本次会议中强调了四川作为能源提供方在达成"双碳"目标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明智地规划能源体系,树立清洁能源示范省,能有助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四川在清洁能源领域将有更大的提升空间,通过改善能源安全状况以及提高抗灾能力,加之智能技术的支持,推动从单一能源向多元能源转型。诚邀各位瞩目四川的未来,并为之付诸努力。


( 责任编辑: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开封市优化调整主城区货运车辆绿
农食系统绿色低碳转型需全产业链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