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金洋公司:从废旧蓄电池“再生”的巨人
时间:2010-12-7  来源:经济日报  
上世纪80年代初,谷城县石花镇诞生了一家干电池厂,主要生产5号干电池,因为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高,生产经营一度难以为继。
  1984年,李富元被调任当厂长,一边是濒临倒闭的干电池厂,一边是街对面不断壮大的骆驼蓄电池厂,李富元突然眼前一亮:“生产蓄电池的主要原料是铅合金,如果能将废旧蓄电池中的铅、锑、铜等金属成分,提炼成再生铅、锑、铜,经过深加工制成铅合金,回供给蓄电池生产企业,不就有了出路?”看准了废旧蓄电池巨大的市场空间,李富元立即带领工作人员开展再生铅冶炼技术研究,走上产业转型之路。
  1985年,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主攻废旧电池综合利用技术。李富元带领金洋进入再生铅领域之初,一大堆难题接踵而至,最大的问题是,废蓄电池含硫酸以及铅、锑、铜等重金属,而当时国内的冶炼分离技术还很落后,冶炼起来能耗成本高,且严重污染环境。
  此时的金洋,尚且处于发展的探索阶段,既没有技术,也没有市场,资源回收网络也没有形成,“只能自己找出路”,李富元咬紧牙关,开始寻求合作。
  “通过与铅厂的接触,我们了解了大量的市场需求信息,一方面加强自主研发步伐,另一方面加强与高校合作获取技术,进行资源的反匹配。”李富元相信,资源有限,然而创造无限。1988年,团队自主研发的“无污染再生铅”技术攻关获得成功,其成果先后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响当当的技术让废旧蓄电池在金洋“变废为宝”,不仅可以提炼再生铅、锑、铜,深加工制成铅合金,还能将废硫酸提炼加工成硫酸钠,成为造纸、玻璃制造企业的重要原料;此外,外壳、隔板能被分别提炼成PPC、PVC塑料,被分别用作制造蓄电池的外壳、加工塑料制品。
  此时的金洋公司开拓了部分市场,但是技术储备还很不足,随后市场对铅的需求发生波动,公司发展一度受挫。然而,金洋却从未放弃自主研发,仍坚持每年投入销售收入总额3%至5%的资金应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实施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直至2000年,宏观经济环境、市场条件开始逐步转好,金洋公司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走进金洋公司的生产区,不见工业生产的废水、废渣和废气。“从废旧蓄电池到产成品,原料利用率达100%,废物实现‘零排放’。”李富元自豪地说,金洋年“吃”进2000万只废旧蓄电池,“吐”出10万吨合金铅,废水、废气、废渣全部实现循环利用,真正实现了低成本扩张和最清洁生产。其中废水循环利用,每年节水50万吨;废渣年提炼再生铅近万吨,最终的废渣卖给水泥企业作原料;废气中的热量变成了蒸气,用于生产、生活,年节煤3万吨。
  2009年,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近12亿元,占据了国内40%的市场份额,产品远销北美、西欧、东南亚等地区,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蓄电池低温连续熔炼和再生铝两大项目也同时在谷城循环经济工业园奠基。(记者:谢  慧)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科技公司加速“绑定”低碳电力
智慧节能技术升级,建筑行业加速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