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杜祥琬院士:中国完成低碳转型“挑战最艰巨”
时间:2023-6-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杜祥琬30日表示,中国经济社会完成低碳转型“挑战最艰巨”。
  
  在当天举办的2023林草碳汇创新国际论坛上,杜祥琬就中国如何实现“双碳”目标分享观点。
  
  他表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正深刻影响全球的价值体。以“双碳”目标驱动中国实现技术创新和发展转型,是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必然要求,也是缩小与主要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差距的历史机遇。“应对气候变化是我们自己要做,而不是别人要我们做。中国应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保持战略定力。”
  
  杜祥琬表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减排幅度大、转型任务重、时间窗口紧等诸多困难和挑战。2020年,中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约10吨,是全球人均水平约1.5倍,已超过欧盟人均排放,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超过7吨,是全球人均水平约1.7倍,已超过英、法等发达国家。“中国已进入高排放国家行列,而未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还将驱动能源消费不断增长,温室气体增量压力依然巨大。”
  
  杜祥琬表示,中国低碳转型问题突出,一是产业结构偏重,第二产业对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约40%,能源消费占比约68%,二是能源结构偏煤,2021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三是综合效率偏低,能源强度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5倍。
  
  他指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系统亟待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中国计划以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明显短于发达国家的50年~70年,“中国经济社会完成低碳转型‘加速度更大’‘挑战最艰巨’。”
  
  虽然面临艰巨挑战,杜祥琬表示,中国通过积极主动作为、加快推动技术进步和发展转型,仍可实现高质量碳达峰和如期碳中和。
  
  他建议,实现“双碳”目标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呼唤深度的管理、科技创新,要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呼唤金融支持和企业参与。同时,需把握好节奏、积极而稳妥,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又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落后和无效投资。


( 责任编辑: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李文辉代表:建好用好绿色氢基能源
贺雪琴:贝特瑞获评深圳市绿色低碳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凤阳县为绿色出行赋能续航
能源行业持续聚力低碳发展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新“国九条”:以资本市场
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