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以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时间:2023-2-6  来源:光明日报  
  近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力促进一步强化绿色技术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此前,党的二十大就“推动绿色发展”作出具体部署,强调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所谓“绿色技术”,就其广义而言,主要指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善生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兴技术,具有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的鲜明特征。目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工作已取得长足进步和显著成效。绿色技术创新规模持续增长,绿色技术创新网络初步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保障逐步完善,此外我国在绿色技术产权保护、绿色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
  
  不过也要清醒地看到,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在创新深度、质量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方面仍存差距,绿色技术的支撑作用仍需提升。比如,绿色技术市场发育度有待提升,绿色技术创新的“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仍存堵点,市场应用转化效率不高。再如,绿色技术空间均衡度仍存提升空间。以长江经济带为例,长三角地区的绿色低碳技术专利数量约占整体的六成,而长江上游地区(川渝滇黔)仅占14%。对此,应进一步强化市场导向,多维度对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予以完善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以供需匹配机制为衔接,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在供给端,锚定绿色低碳主攻方向,集中资源、协同攻关突破绿色核心关键技术,大力培育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绿色低碳科技企业以及绿色技术创新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和单项冠军企业等,激发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策源能力。在需求端,以扩大内需战略为契机,积极推动绿色低碳产品的生产和推广、消费品的绿色更新及升级,主动引导培育多样态的绿色消费需求,厚植全社会的绿色消费意识及生态文化氛围,激励绿色技术创新的衍生涌现。推动供给和需求衔接匹配、耦合更新,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绿色技术创新动态均衡新格局。
  
  以夯实市场机制为核心,提升创新转化效能。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企业、院校、科研院所等与中介组织和金融机构的协同联动,强化绿色技术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助力实现绿色技术市场全链条全过程创新。积极建立健全绿色技术交易制度,在明确细化绿色技术交易标准基础上,建立专业化绿色技术经纪人队伍,加速实现绿色技术买家与卖家的“双向奔赴”,提升创新转化应用效能。抢抓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机遇,瞄准绿色技术市场的关键“缺项”和“短板”发力,借助多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实现创新性“补位”。
  
  以区域协调机制为纽带,优化创新分工协作。在区域尺度,以绿色技术地域分工、区域协作为重要抓手,塑造绿色技术创新“飞地”平台,构建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资源要素互补、梯度分工协作、协同联动发展的绿色技术创新区域合作空间。就国内而言,依托绿色技术产业链集群、绿色技术领域展会活动、绿色技术从业者沙龙等正式与非正式组织,建立跨区域绿色技术协同创新网络,形塑渗透不同空间位势和城市层级的绿色技术创新“流空间”,加速绿色技术创新推广、扩散及应用。从全球来看,借助“引进来”“走出去”等国际多边合作机制,积极消化学习国际先进技术、理念和模式等,并依托海外市场和国际需求拓展绿色技术应用场景,反向推动国内绿色技术创新空间的优化布局。
  
  以服务保障机制为助力,厚植创新环境氛围。强化绿色技术知识产权的综合保护和政策法规协同服务能力,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应用于绿色技术创新专利、商标和评价等业务。加强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金融财税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作用,助力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孵化转化。谋划筹办绿色技术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论坛沙龙等活动,协同营造兼容并包的激励型创新环境与氛围,积极推进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共同实施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项目,联合培养绿色技术创新专业人才。


( 责任编辑: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李文辉代表:建好用好绿色氢基能源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探索“储能+未来技术”零碳产业
凤阳县为绿色出行赋能续航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新“国九条”:以资本市场
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