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守住晴天里的好空气 湖北启动臭氧防治“攻坚战”
时间:2022-7-6  来源:湖北日报  
  明明晴空万里,却“气质”不佳,背后基本是臭氧污染在“捣乱”。
  
  夏季治臭氧、冬季治细颗粒物(pm2.5)。6月中旬起,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启动为期约半年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帮扶,将紧盯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对全省17个市州开展多轮次现场帮扶,助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臭氧已成首要污染物
  
  翻看6月的环境空气质量日报,省内部分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均为臭氧。
  
  据了解,我国空气质量指数由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6项指标构成。经多年努力,除臭氧外,其他5项指标基本实现逐年下降。
  
  来自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全国臭氧浓度为近五年历史同期最高,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和珠三角等重点区域臭氧浓度均为历史同期最高。
  
  着眼湖北,从去年开始,臭氧已成为全省大部分城市夏季的首要污染物(有时与细颗粒物并列为首要污染物)。而且,首次臭氧污染日也有所提前,以往多为4月下旬开始出现臭氧污染,今年提前至3月11日。
  
  目前,由臭氧导致的污染多为轻、中度污染,但这并不意味着臭氧的危害小。低浓度的臭氧可消毒,但超标的臭氧是“无形杀手”,刺激人的呼吸道,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如头晕头痛、视力下降等。
  
  五个帮扶小组深入一线
  
  “当前我省空气质量改善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还不均衡,部分地方还存在不同程度反弹。”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必须正视问题、攻坚克难。
  
  以日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又一场“蓝天保卫战”就此打响!
  
  自6月中旬至明年1月,由省生态环境厅厅领导带队、分五个帮扶组,针对夏季臭氧污染和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多发时期,聚焦臭氧和细颗粒物协同管控,对全省17个市州实施多轮次现场帮扶。
  
  6月13日至18日,湖北出现了一次臭氧污染过程。“我们从省级层面加强调度,帮助地方建立应对机制,健全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大气污染防治方式。”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地面的臭氧生成有两大来源:一为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自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二为氮氧化物,主要来自工业燃煤、炉窑等。
  
  从臭氧生成的源头入手,在帮扶组的指导下,各地纷纷行动起来:
  
  武汉市经开区在重点区域施行机动车分时段精准管控,通过设置交通劝导岗,对晚高峰及夜间进行交通管制,以减少二氧化氮聚集;
  
  孝感针对汽车喷涂等行业开展巡查走航,对汽车喷涂集中点位逐一排查,对不规范点位现场交办督办;
  
  仙桃组织召开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一企一策”整改交办会,对20家相关企业存在的问题集中交办,并邀请大气专家为企业答疑解惑。
  
  技术帮扶实现精准治污
  
  技术帮扶也是本次帮扶行动的一大特色。
  
  省环科院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刘巍介绍,帮扶期间,从各地污染治理现状和实际需求出发,省环科院配备移动式、便携式监测设备,多维度开展技术帮扶。“不仅针对工业源、移动源、社会面源等污染开展监测排查,还对各地臭氧污染应对机制建立、污染成因解析等开展技术指导,精准识别问题区域、路段、点位,有效锁定排放目标,协助地方开展污染源靶向管控。”
  
  在襄阳宜城城区某加油站,红外相机观测显示,某位加油员在加油过程中,油气在大量外涌。“很明显的油气泄漏现象。”省环科院大气环境研究所工程师朱宽广介绍,由于操作不规范,部分加油站的油气泄漏会导致挥发性有机物严重超标,而挥发性有机物正是生成臭氧的重要“元凶”之一。
  
  针对油气泄漏现象,省环科院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仪和红外相机等设备,对鄂州、恩施、天门、襄阳等地的62家加油站开展检测。对于发现问题,省环科院提醒相关加油站加强油气回收装置的运维以及操作人员规范化培训,避免发生泄漏现象。
  
  下一步,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帮扶行动将继续协助各地“把脉问诊”,精准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和应对措施。
  
  

( 责任编辑: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李文辉代表:建好用好绿色氢基能源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绿色烘烤绘就低碳致富新图景
挖掘低碳产业市场潜力 推动新能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新“国九条”:以资本市场
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