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上,山西省共获签约总金额1.4万亿元,“绿色、低碳、清洁”项目成为投资合作热点。其中,晋、苏两省签订经济合作协议,山西与中电科、华能、大唐、国电、中电投、华润、中国化工、中国建材集团等众多中央企业签署多个合作框架协议引人注目。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今年7月山西省提出“实施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实现由煤炭大省向现代化产业大省的跨越,实现由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的转变”以来,到山西考察和洽谈投资的民间资本、跨国投资和央企越来越多。本届博览会签约金额创下历史之最,吸引了包括GE、日立、摩根士丹利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约3万人参会。
山西虽然长期定位于能源重化工基地,但能源重、化工轻。化工占全省GDP的比重从1998年的9.78%下降到2009的5.8%。“山西化工行业极具投资机会。中国化工集团拟投资150亿元在山西大同市建设蓝星山西化工新材料园区。”中国化工集团蓝星化工规划部负责人张全喜说。
“山西转型的总体定位是,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说,“山西将由主要依靠资源初级加工向深度加工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最终实现绿色、清洁、安全发展。”(记者:吕晓宇)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