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低碳城市建设:我国城市发展的新名片‎
时间:2010-9-15  来源:中国企业报  
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能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各地风生水起,很多地区城镇在发展中纷纷提出“低碳”目标,力图把“低碳”打造成为城市发展新名片。那么,该如何科学地、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低碳城市该如何建设?业内专家认为,低碳城市建设是个漫长的过程,各地需因地制宜,探索符合自己特点的低碳发展模式。
  试点探路
  自2008年初,保定和上海被世界自然基金会选中,作为中国的低碳城市试点以后,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
  随后,“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迅速升温。“低碳城市建设”几乎成了所有国内城市政府文件当中的“常用词”,而争当低碳生态示范区的风潮更是火热。
  实际上,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落实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低碳城市建设已成为探索我国特色低碳绿色发展经验的有效途径。
  8月18日,中国正式启动了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的试点。之前的8月1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宣布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试点工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国家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启动会上说,开展低碳试点工作,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此次确定的试点省市被赋予了5个方面的任务:一是编制低碳发展规划;二是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三是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四是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五是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根据《通知》中的说明,这些试点省和试点城市要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面纳入本地区“十二五”规划。
  事实上,在此次国家层面推出低碳城市之前,在地方政府的自觉行动中,已经有不少城市开始了低碳城市的试探。如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中英“崇明东滩生态城”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气候组织的“城市低碳领导力”项目以及保定、杭州等城市的低碳行动。
  不赶时髦
  那么,低碳城市建设如何着手?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口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越来越大,建设低碳城镇成大势所趋。但我国目前许多城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既没有完整的规划,也没有实际性的操作措施和工作方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规划设计所副所长洪昌富指出,100多个城市都说自己是低碳城市或要建设低碳城市,其实很多都是打着低碳的幌子,实质没有什么低碳的内容。只是因为低碳、绿色现在时髦,因此都在往上靠,流于造概念的尴尬之境。
  《通知》中关于工作要求着重强调,低碳试点工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需要切实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务求实效。根据《通知》,试点地区要建立由主要领导负责抓总的工作机制,发展改革部门要负责做好相关组织协调工作;辖区内有试点城市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试点城市的支持和指导,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试点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突出特色,大胆探索,注重积累成功经验,坚决杜绝概念炒作和搞形象工程。
  根据2009年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我国将低碳城市概括为以下几个特征,即经济性、安全性、系统性、动态性、区域性。
  实际上,低碳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达成中央与地方的统一,需要充分发挥整个社会的力量,需要涵盖所有的产业部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
  有很多专家学者提醒,应理性思考“低碳城市”在我国的发展路径,各地建设模式需因地制宜,不[FS:PAGE]可盲目攀比。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认为,现在很多城市的决策者对低碳城市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在不了解低碳城市的内核和真实含义的情况下,低碳城市建设只会沦为走形式;其次,现在很多城市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并没有考虑低碳的因素,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会造成冲突;第三,现有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还远远不符合低碳的要求,但又不可能马上淘汰,这将给向低碳转型造成时间上的障碍;第四,就是资源禀赋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城市可以搞太阳能、风能,但有些城市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10中国低碳发展论坛上,解振华提出了相同的观点,并表示,国家发改委启动低碳省和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就是要发挥各地、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
  据了解,在启动低碳城市试点之后,上述试点省区也各自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思路。
  如天津市提出了产业机构调整、促进产业聚集区形成、加强投资项目能源评估、实施工业节能等5个方面的举措;辽宁要把节能目标作为突破口,提出了具体的节能目标,并以鞍山为率先启动的试点,由小到大、由点到面探索低碳机制;广东开展国家低碳省试点初步计划按准备阶段、启动阶段、深化阶段三个阶段加以推进。并没有在国家试点名单的上海则借世博会契机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任重道远
  全面推进低碳城镇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也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所副所长李俊峰指出,探索中国城市的低碳发展之路任重道远,需要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以及国际组织的多层次、多方位支持参与。“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环保产业、创意文化,甚至新兴的金融服务产业,都需要做到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只有这样,中国经济才能走向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道路。”
  低碳中国论坛执行副秘书长林辉认为:“低碳城市的未来发展成效不容乐观。尽管试点地区有权出台相应政策,但短时间恐怕难有大的作为。政策创新的路子很难走,必须彻底解决一些地方口号与行动脱节、低碳经济建设缺乏系统性等问题。”
  另外,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低碳市场机制。林辉表示,“目前地方的支柱产业基本都是高碳企业,这些企业需要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如果让市场来推动低碳产品、低碳消费,企业必然会主动追求低碳项目。”
  潘家华认为,低碳城市应该有一套包含碳生产率、拥有低碳的能源结构、生活消费方面、低碳政策等四类的指标体系。
  实际上,我国还没有任何官方的低碳城市的标准体系。目前,我国较为完善的低碳城市的标准是2010年3月19日中国社科院公布的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该标准具体分为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四大类共12个相对指标。新标准体系认为,如果一个城市的低碳生产力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20%,即可被认定为低碳。
  据悉,明年开始的“十二五”规划期间,将有望出台全国性的关于碳排放的强制性指标,同时,“十二五”期间国家还将制定资源产出率的指标。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李文辉代表:建好用好绿色氢基能源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绿色烘烤绘就低碳致富新图景
挖掘低碳产业市场潜力 推动新能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新“国九条”:以资本市场
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