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麻省理工发明高传统方式100倍“光漏斗”
时间:2010-9-28  来源:搜狐绿色  

此图为一光漏斗的模型

据国外媒体报道,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发明了一种收集量是传统光伏电池100倍的“光漏斗”。
  据悉,这种光漏斗中的纳米管可以形成触须来捕捉光能量,这就给更小但是更强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创造了条件。传统的使用方式要求整个屋顶必须安装光伏电池,这种新型光漏斗只需要一点光伏电池,然后触须就会自动把光子聚集起来。此外,这种触须也能在其他需要光能聚集的应用程序中起作用,如夜视仪或望远镜。
  通常,太阳能板通过将光子转化成电流来发电。这种新型的光漏斗的纳米管触须增加了可以捕集的光子的数量,并且可以把光转化成渗入太阳能电池中的能量。这种神奇的触须由大约10微米(百万分之一米)长,4微米厚的纤维绳组成,包含大约30亿奈米碳管。
  在任何材料中,电子可存在于不同的能量水平。当光子撞击电子的表面时,电子就能达到一个更高的能量水平。通电的电子和它们之中的缝隙间的相互作用被称作电子空穴对,以及电子和空穴之间能量水平的差异就是众所周知的带隙。在这种新型光漏斗中,触须的内层包含了夹有小带隙的纳米管,并且纳米管的外层有更厚的带隙。在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外层的电子空穴对可以流向内层,也就是它们能够以更低的能量状态(但仍兴奋)存在的地方。因此,当光能量撞击到这种材料时,所有的电子空穴对都会流向纤维的中心,在那里它们集中纤维。在这样的装置中,纳米管触须可以在光伏电池将电子转化成电流之前就捕集光子,并且这种结果可以通过把触须设置在半导体材料周围来实现。
  研究人员表明,半导体和纳米管之间的分界面能把光子和空穴分离,电子会在电极触碰到内部半导体的时候被收集,而空穴则会在电极触碰到纳米管的时候被收集。之后这种系统就会产生电流,并且这种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取决于电极所采用的材料。
  如果这种光漏斗被证明是成功的,它将来会大幅度改变收集太阳能的方式,人们也将不再需要庞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广阔的空间来产足够的能量了,这势必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方便。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纬景储能绿色未来展示中心展示的
走进中国节能绿色工厂 探寻低碳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