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防范伪科技“量子产品”招摇撞骗
时间:2021-6-21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杨玉龙
中国消费者协会6月16日发布消费警示,当前市场上一些所谓的“量子产品”名不副实,广告中的神奇功效也涉嫌虚假宣传。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面对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产品要保持理性,不轻信商家单方面的宣传,要主动了解产品知识,提升辨别真伪的能力。

关于“量子产品”招摇撞骗现象,媒体早有报道,但从现实来看,此类产品依旧占有一定的市场。防范“量子产品”招摇撞骗,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有必要加强相关知识宣传以及消费警示。应该认识到,这些“量子产品”之所以有市场,一方面在于商家通过虚假宣传忽悠消费者;另一方面在于消费者对于相关知识比较欠缺。所以,相关部门及媒体可以加强对量子知识的普及,对“量子产品”的本质进行揭露,以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

二是需要对虚假宣传给予依法从严打击,市场监管部门不能任其肆无忌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功能、性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监管执法部门对此理应重视起来,对涉嫌虚假宣传的,当拿出切实可行的惩治措施。

三是网络平台须加强监管。眼下,在电商平台上搜索“量子”,各类“量子”概念产品有上百种。很显然,面对这些不靠谱的产品,电商平台没有尽到相应的责任,甚至充当了“帮凶”的角色。对此,电商平台应加强对入驻商家的审核,对违法违规的产品须有相应的监管与惩治措施,同时更有必要强化消费警示,让消费者提高警惕。

人民法院报(2021年06月19日第02版)




( 责任编辑: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李文辉代表:建好用好绿色氢基能源
贺雪琴:贝特瑞获评深圳市绿色低碳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凤阳县为绿色出行赋能续航
能源行业持续聚力低碳发展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新“国九条”:以资本市场
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