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企业黄页 |
|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收官之年,“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情况,对于我国下一阶段减排目标的制定、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具有重要的阶段性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主要经济单元的企业结合行业特点,自觉开展节能减排措施,并携手产业链探索节能减排模式,也对全社会减排目标的实现有积极的促进和示范作用。
在对企业节能减排模式的探访中,利乐公司的做法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以产业链为视角,利乐公司探索出了一条“内外兼修”的节能减排之路——对内,以先进理念、先进管理、先进技术减少碳排放;对外,尽己所长,支持整个产业链减排。
促进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是利乐公司的核心发展观之一。其4R环保原则之一的“减量化”理念——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量、降低碳排放、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在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利乐采取了多条途径实现减排放。
首先,使用绿色电力。从2007年起,利乐中国总部办公室开始使用绿色电力,年购买12万千瓦时绿电,每年减少碳排放量115吨。2009年开始,利乐包装(呼和浩特)有限公司100%采用绿色电力,年使用量20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1.6万吨。
第二,以先进管理体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在生产环节,利乐在中国的包材工厂全部推行先进的WCM(World Class Manufacturing,世界级制造)管理体系,用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生产与管理水平。这一体系的“安全与环境”支柱为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这一举措,各工厂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2003年以来,利乐在中国的3家包材生产厂每百万标准包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下降了50%以上。
第三,减少原材料使用量。通过技术攻关,在保持包装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利乐某型包材中纸板的使用量已经减少了18%,铝箔厚度减少了30%。
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碳减排先锋”计划的成员,利乐承诺,到2010年,公司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无条件减少10%。而在2009年,利乐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已比2005年减少了12%,提前超额兑现了承诺。
在行业角色上,利乐没有将自己局限于“供应商”这一定位,而是将自己作为中国液态食品行业产业链上的一个积极参与者,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积极践行各项环保工作。在促进自身碳减排的同时,利乐也注意到在产业日益融合发展的今天,企业个体的碳减排努力在整个产业链背景下显得势单力孤,而处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合作减排,则能优势互补,最大程度推动这项工作。因此,利乐十分注重产业链碳减排的合力作用,助力客户和行业减轻碳足迹。
现在,在包装和加工解决方案的设计中,帮助客户节能减排被利乐列为首要考虑因素之一。最新推出的超高温生产线解决方案,待机状态时可节省能耗75%。此外,利乐还从帮助客户优化生产流程、合理设计厂房布局入手,促进其实现节能降耗。
借用利乐中国副总裁杨斌的一句话来说:“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以一种全局的观念、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它不仅仅是一种慈善,更应是对自身行业和全社会的一种促进,需要企业从心底里认可它,实践它,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应付的差事。”纵观企业践行节能减排的各种实践,利乐这种立足本分、携手全产业链的模式,可谓推动产业减碳的典范,而这一模式对于我国各产业推进未来阶段的节能减排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作者:厉乐)(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