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企业黄页 |
|
时间:2010-9-16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
到了青岛,蓝天白云和清澈的海水让人心情舒畅。青岛是个轻工业城市,拥有海尔、海信、青岛啤酒、澳柯玛、双星等知名品牌。啤酒是一个“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行业,如果低碳环保没做到位,将会给城市带来很大的污染,但青岛却天天天蓝,气候宜人。
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过后,“碳关税”的征收被提上日程,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责任,与之相伴的就是利益。低碳经济的争夺战,早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就已在全球悄然打响。由于我国啤酒行业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尤其是在能耗方面,一旦“碳关税”开始征收,将大大限制我国啤酒出口,并降低国内啤酒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作为啤酒行业领先者,青岛啤酒公司一直在探寻如何能够降低能耗和低碳环保,并且一直致力于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啤酒企业抵御“碳关税”征收的最有效利器。在啤酒液的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啤酒在灌装和过滤时又同时需要二氧化碳,青岛啤酒在生产过程中实行二氧化碳的闭环管理,做到了自排自供,既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在2009年,青岛啤酒的二氧化碳回收量同比增长了24.42%,除此之外,电单耗同比降低了7.07%,标煤单耗同比降低13.79%,能源成本最终共节约7612万元。
不仅如此,青岛啤酒从选种的第一步便倡导绿色采购,从啤酒生产的原料到成品包装整个过程都力求做到绿色和环保——在啤酒生产中产生的废水过滤后被重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位于青岛啤酒博物馆旁的青岛啤酒一厂里有个清水苑,这里用于浇花的水全部是厂内生产用水产生的废水,经过过滤以后,废水变成了清水,不仅能浇花,还能养鱼。除了自然景观生长的郁郁葱葱,厂区内的环境也十分惬意。这里非常安静,与另外一边博物馆的人声鼎沸相比,这里更像是世外桃源。除此之外,生产用过的废玻璃瓶也被压碎做成玻璃制品,啤酒糟做成饲料,废酵母提取出来的物质制成酵母片,废零件变成了工艺品和园区内的景观,就连生产环节产生的废炉渣和废碱液等等都被资源化了。厂内的外墙上,便有这样一副由员工由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制作的因果管理图。这幅图既能为管理者找到新思路,又美化了厂内环境,一举两得。
众所周知,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多,但环境却一直保持很好。在日本,“倒垃圾”讲究很多原则,首先垃圾要进行袋装化,垃圾的袋装化便于管理和回收以及再利用。其次,日本的垃圾实行的是分类管理,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也是如此。所谓垃圾分类管理就是将不同性质的垃圾加以细分,从而达到再利用。另外,日本实行的是垃圾定时定点倾倒——只有在指定的垃圾回收日才可以倾倒垃圾。在青岛啤酒厂我们看到了按类回收的垃圾桶分别摆放在废危库里,固体和液体废弃物分开摆放,全部袋装,
在走访青岛啤酒大楼的同时,笔者发现了这样一个细节,在办公室里的员工使用的是公司统一配发的水杯,而不是纸杯,工作人员说,纸杯不环保,一般只有客人来访时他们才会使用,而这样人手一杯员工用起来很方便。在公司制作的环保手册及宣传册的背面,也有这样的字样:本书采用含75%废纸成分,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让环保落实到了实处。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零碳馆的“零碳餐厅”成为参观者的一大看点:馆内有用青岛啤酒酒瓶做的灯具、冰做的酒杯、轮胎做的桌子、水管做的椅子,甚至是餐具都是用饼干作成的,吃完盘子里的食物后,就可以把餐具吃掉;没被客人吃掉的餐具将会和厨房的生物垃圾一起,被收集到生物能炉内,用于发电、发热。客人喝[FS:PAGE]剩下的饮料瓶也被店家收集起来,做成店内吊顶、地灯、烛台等小装饰。就连喝的青岛啤酒也是采用低碳技术生产的“低碳”啤酒。
能够进入零碳馆,是世界对青岛啤酒低碳理念的认可,也是中国低碳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啤酒企业做好环保及降低碳排放量更对减轻温室效应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将降低欧洲国家队中国产品的出口限制,也将保持并提升中国企业甚至中国在世界的良好形象。善待我们日益依赖的生存环境,也就是善待自己,通过保护环境减缓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使其更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