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公共建筑节能“原地踏步”政策指导需走好“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0-9-14  来源:中国能源报  
  日前,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院(下称“环能院”)发布的《建言“十四五”——中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困境与突围》报告(下称“报告”)称,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不断推进,近年来新建建筑节能成效显著,与之对比,既有公共建筑节能工作却在“原地踏步”。对此,业内专家建议,主管部门应改变当前经济补贴刺激的思路,鼓励业主以及企业承担更多环境责任。
  
  公共建筑节能“原地踏步”
  
  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在全国能源消费中占比超过20%,而医院、学校、写字楼、商场等公共建筑能耗占全部建筑能耗的38%,这部分在建筑能耗中占比最高。
  
  近年来,国家主管部门已多次出台绿色建筑相关政策,相关部门对建筑节能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报告指出,2016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民用建筑能耗标准》对建筑整体总能耗提出目标,2019年,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发布了《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方案对整体制冷系统和单体设备都提出了节能要求,到2030年,大型公共建筑制冷能效在2017年的基础上提升30%。而今年7月,国家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提出进一步提升建筑能效水平的要求。
  
  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院副研究员魏峥介绍,“十三五”以来,我国新建建筑节能与居住建筑节能工作稳步推进,与之相比,存量更大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工作则相对缓慢。
  
  “多年以来,相关部门对新建建筑节能管理力度较大,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作为公共事业的一部分,政府直接投资,节能效果也相对不错。但既有公共建筑缺乏强有力的行政管理和有效指导,业主方面可能存在出发点各异的利益诉求,因此既有公共建筑节能工作陷入难以突破的困境。”魏峥表示。
  
  存量大、耗能大、挑战大
  
  报告指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大难点,从总体上来看,全球新建建筑数量仅占总体建筑数量的2%左右,要对存量巨大的既有公共建筑实施节能工作,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既有公共建筑节能认识不到位及动力缺失是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节能并不是建筑本身的核心功能,因此在相关企业和机构中,节能项目始终缺乏立项动力。
  
  报告同时称,由于建筑业主和相应服务机构在现有节能项目中缺乏对节能工作系统性、可持续性的认识,市场也缺乏明确指导性和可实施性的节能验证规范,部分已经开展的节能项目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也对公众与建筑业主对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潜力和重要性的认识造成了干扰。
  
  魏峥表示,近年来我国公共建筑年能耗总量保持持续上涨趋势,随着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办公楼、商场、医院、地铁、高铁等公共设施需求将有增无减,预计未来这一趋势不会改变。同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后公众对卫生健康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公共建筑区域机电设备和系统升级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推高能耗。
  
  政策指导需走好“最后一公里”
  
  在此背景下,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尽管我国建筑节能领域已具备良好的政策框架,但更需要具体的政策指导“走好最后一公里”。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院院长徐伟认为,针对既有公共建筑节能工作,主管部门可以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从全球经验来看,既有公共建筑节能难以完全依靠市场化收益完成。为此,建议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激励建筑业主参与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同时,对没有达到节能目标的项目实行惩罚措施,通过约束政策推动节能降耗。”徐伟表示。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教授龙惟定则指出,要落实既有公共建筑节能工作,需要实行能耗限额的制度,在现有标准上进一步细化到各个行业,对超过能耗限额的建筑方实施加价机制,提高业主节能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与会专家也指出,当前物联网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也为建筑节能运维带来新思路。“十三五”期间,“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建筑运维模式已经出现,公共建筑的设备监控和巡更人员逐渐由远程化、后台化的智慧中心替代,未来建筑节能工作也将更加高效。

( 责任编辑:李婷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李文辉代表:建好用好绿色氢基能源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绿色烘烤绘就低碳致富新图景
挖掘低碳产业市场潜力 推动新能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新“国九条”:以资本市场
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