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水污染     | 
           
          | 
       
      
        
  
      今天,记者从上海市水务局获悉,为持续改善农村地区水环境面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上海市委、市政府持续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自2015年起连续四年将其纳入市政府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任务。2018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作为市政府实事项目,全市计划完成10万户处理目标。其中,崇明区将在今年内实现农村污水处理全覆盖。      今天,在崇明区陈家镇晨光村看到,这种类似集装箱的分布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现在共在全村安置了6个。全村974户村民的生活污水,都通过管道和压力泵被就近输送到集装箱内,经过生物膜、离子交换树脂技术等各处理工艺后,出水指标可达一级A标准,可以直排河道。      崇明区陈家镇晨光村村委主任尹柏松告诉记者,就在今年4月设备安装调试之前,全村生活污水还是通过居民自家的化粪池后直排河道,对环境污染严重,也是导致河道黑臭的主要原因。污水直接排到明沟排到大河里面,黑臭河道的治理肯定是不行的,通过现在每家每户的污水集中治理以后,明沟的水质有了很大改观。      根据崇明农村较为分散的特点,目前主要采用集装箱式、净化槽式等就地处理设施,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为加快生态岛建设,根据计划,到今年底崇明生活污染收集率将实现100%。      上海市水务局表示,上海郊区现有103个乡镇,农业人口99万多户,日产生活污水约27万立方米。自2007年起,上海启动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工作,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全市已累计实施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63.8万余户,占全市总户数的64%。      上海市水务局水利管理处副处长吴伟峰表示,由于上海农村自然村落有的可能是十几户人家,或是二三十户人家,农村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远,可能管网的建设成本比较高,所以采用适宜分散的就地处理还是比较适合上海农村特点的。      据悉,"十三五"期间,上海将继续结合村庄改造、消除劣Ⅴ类水体等任务,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到2020年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要达到85%以上。( 责任编辑:李婷 )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