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寓学于乐智慧管理 垃圾分类一点都不难
时间:2018-9-13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垃圾分类是小事,也是难事。自提出试点至今,很多大城市没能很好地实现垃圾分类。如今,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各地不断探索适宜的模式和路线,轻松且有效。
    
  我们每天都在生活,每天都在生产垃圾,解决日益严重的垃圾围城问题,垃圾分类工作势在必行。如今,作为控制污染、节约资源的重要环节,垃圾分类这项生态工程逐渐在全国铺开。
  
  满大街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那么,你是否知道蓝色对应可回收物、绿色对应易腐垃圾、红色对应有害垃圾、灰色对应其他垃圾……这些垃圾桶,你知道怎么使用吗?为促进垃圾分类有效进行,下面一起来看看各地的实践妙招。
  
  加大垃圾分类知识宣传
  
  “开展垃圾分类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一定要宣传走在先”,有业内人士这样表示。确实,让垃圾分类“习惯成自然”,需在分类知识普及和文明培育等方面下功夫,多地正加大功夫组织主题活动、粘贴标语口号。
  
  “四种桶,看见见,蓝和绿,红和黄。可回收,蓝色桶,金属类,塑料干,废纸品,包装盒,再利用,可加工……”这是福建厦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口号。随着相关部门持续跟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推广,垃圾分一分得到有效的落实。因此,二次污染没了,村居环境美了。
  
  浙江作为全国垃圾分类的领跑者,在宣传方面的主题活动同样丰富多彩:组织垃圾分类游园会、趣味游戏,宣传展览垃圾分类知识和发放宣传单。如:嘉兴某社区开展一场垃圾分类讲座,现场通过PPT演讲、游戏竞赛互动的方式,让大家牢记如何正确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另外,有媒体报道称,安徽将强化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教育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甚至被纳入学科考试内容。
  
  垃圾分类回收过程智能化
  
  随着科技、大数据的发展,垃圾分类也开启了“互联网+”模式,方便又智能。目前“互联网+分类回收”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应用:通过分发专属二维码,促进居民分类投放;另一类是通过相关机构网站或手机APP预约上门回收服务,然后将收集好的可回收垃圾交给回收人员。
  
  根据媒体报道,杭州上城区在传统垃圾分类工作基础上,引进了新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以智能化操作、积分制鼓励来探索从源头上解决垃圾分类难题,真正让城市“轻”下来。
  
  扫一扫贴在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就能知道这袋垃圾来自哪户居民;将垃圾投入相应的垃圾桶,就能获得相应积分,并可在网上商城兑换物品。如今,这种现场并不少见,江苏常熟引进智能垃圾箱,简化了分类和回收难题。
  
  济南围绕“减量化”的目标,近年来也尝试了家庭厨余粉碎机、智能厨余垃圾收集箱试点。根据试点效果显示,用上厨余粉碎机,垃圾少了四成。而智能餐余垃圾收集箱的后台系统可以自动记录投放次数及投放重量,已实质性的奖励激励居民参与分类。据悉,居民每倒一次累计一分,分类正确,达到一定积分后,还可兑换食盐、酱油、醋、纸巾等生活日用品,如果分类错误,将被扣分。
  


( 责任编辑:马妍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走进中国节能绿色工厂 探寻低碳
万里同心,共护黄河|60组家庭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