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让“生态绿”成为乡村发展强底色
时间:2018-6-9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盛 峥 高子媛
  近些日子,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太湖渔港村“第一书记”濮祺安有些忙。每天凌晨,他和村干部们会同省太湖渔政监督支队一大队的工作人员,缓缓靠近一艘艘正在作业的渔船,把《给太湖渔民的一封倡议信》交到渔民手中。

  这张粉红色的A4纸上,简单的500字,写得情真意切:为保护太湖水源水质,维持太湖鱼虾品质和产量,更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享受我们这一代的努力成果,我们倡议:渔民兄弟们一起携手而动,把船上的生活垃圾带上岸,把生产期间在湖底捞到的塑料金属等物品带上岸,共同守护我们的太湖家园……

  “小鬼头啊,该个事体么老早就好做了。再不做,太湖水啊要不好吃哉。倷放心,吾伲一定会把每天的垃圾都收集好!”接到倡议信后,渔港村渔民张云珍激动地说。

  吃健康水,是世代居住在太湖边上的乡民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也体现出人们与湖共生的朴素追求。为了守护好太湖这片“清嘉山水”,近年来,太湖旅游度假区始终坚持“保护是最具远见的开发、开发是最富成效的保护”理念,着力优化生态环境,精心打造绿色太湖“金名片”,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开发并重的科学发展之路,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位于西山岛的最西边的金庭镇衙甪里村,是欣赏太湖落日的绝佳位置,尽管坐拥得天独厚的大生态,但早些年,村里由于小环境不好,很少有人驻足。近年来,该村通过美丽村庄建设和农村生活污水整治,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提升,这片偏居一隅的“岛居村落”也成了人们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农村的脏乱差的现象得到了改变,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提升,背靠青山面朝太湖的独特生态优势一下子被放大出来,村子里农家乐、民宿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着力开发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特产,让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高,释放更大生态效益。”衙甪里村“第一书记”杨建华说,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引入并改进炒茶技艺,村里的碧螺红茶实现了和碧螺春同期同价,此外,为了解决柑橘的滞销难题,村里还开发出“小青柑”,同样受到市场的欢迎,为农民增收打开新途径。

  “近年来,我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的,重点加大对乱堆垃圾柴草、乱占道路、乱摆摊点等脏、乱、差现象综合整治力度,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灶,进一步加快推进美丽村庄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完善服务配套,拓展生态功能,强化资源整合,努力实现‘一村一品’。”太湖度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7年年底,累计投入资金4.1亿余元,建成美丽村庄12个,康居村庄46个,安居村庄21个,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乡村振兴积累重要资本。

  同样,为了让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近年来,度假区还不断做好资源的“减法”,推进中心区低效土地整治利用,积极用好市区两级高标准农田、三优三保、增减挂钩等政策,实现生态和收入的“加法”。

  在金庭镇东村村,眼下村委会门前20亩蓝莓也到了成熟的季节,而就在去年,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积水洼地。

  “去年,我们积极利用退田还湖的契机,把村里鱼塘里的泥土堆积到这块土地上来,堆了平均1.2到1.5米高,为了和枇杷、杨梅等地产水果形成互补,我们把这里建造成了水果蓝莓园。”金庭镇东村村“第一书记”卢春说,预计今年将出产1000斤左右蓝莓,除了直接销售,村里还把植里古村“三古”——古桥古树古道和几十处明清建筑资源整合,开发“蓝莓采摘游+古村游”,让农文旅融合真正成为现实。

  而为了乡村环境长期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得以巩固,太湖度假区还不断发挥“区域联动、支部联建、党群连心”实践活动品牌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去年,金庭镇农业工作局党支部在美丽乡村建设、仰坞红桔保护、丘陵山区建设项目上加大指导力度,为衙甪里村党组织讲授业务知识;光福镇农林服务中心党支部针对福溪社区困难群众缺乏致富思路、资金等问题,与区农业局沟通,对困难群众免费培训;香山街道机关党支部认真分析梅舍村、郁舍村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发展村级经济的建议,并完成了股权固化,提高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这样的联动发展,也为规范基层党组织生活、强化结对帮扶,推动生态维护、富民增收带来新动力。

( 责任编辑:张旭庆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庄贵阳:以低碳韧性发展应对全球
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对接活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