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电力体制改革的云南突破
时间:2018-5-23  来源:云南日报  
  “这样的用电套餐,就像通讯套餐一样方便,一年能节省不少电费呢。”最近,刚刚乔迁到滇池路新居的王女士在物管看到套餐用电的宣传后迅速办理,享受到全国首个居民用电套餐。

  作为国家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云南在组建交易中心、放开发用电计划、构建市场体系等关键领域和环节率先突破,创下了“一个唯一、六个率先”的改革亮点——成立全国唯一由电网公司相对控股的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率先核定输配电价、率先建立规则完善的电力市场、率先大幅放开发用电计划、率先突破售电侧改革、 率先通过市场化方式扩大西电东送、 率先开展电力市场信用评价工作。

  “上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云南初步形成了电力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竞争格局。”省发改委有关人士分析,但受经济下行影响,省内用电下滑,西电东送规模继续扩大有限,云南省电力供需矛盾凸显,一边是发电企业弃水浪费资源,一边则是用户反映电价仍然较高。面对如此“怪相”,发用电各方均在呼唤改革。

  2015年,云南成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和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省,全省电力体制改革再吹号角——迅速聚焦问题矛盾,以市场为导向,把顶层改革部署转化为具体方案。

  2016年8月,备受关注的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挂牌成立,是目前全国唯一由电网公司相对控股的交易中心。中心运行后,云南电力市场“电量稳步增长,电价趋于合理”的态势日益显现。通过市场化交易,2016年、2017年总计为全省企业降低用电成本达160亿元,降成本取得实效,有力支撑了我省工业发展。

  与此同时,云南率先核定输配电价,核减云南电网成本30亿元,放开参与市场化交易的上网和销售电价,建立了电力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使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真正实现“跨网见面”。在全国范围内首家形成规范严谨的交易规则,首家开展日前增量交易试点,逐步形成了“中长期交易为主,日前交易为补充”的市场模式。率先大幅放开发用电计划,在全国范围首家取消市场主体基数电量,将保民生和保安全外的全部电源、全省主要工业用户全部纳入市场化交易,还率先试点开展新能源发电参与市场化交易。

  “我们积极推进售电侧改革,在全国首家成立省级配售电公司,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在电改过程中,云南首次采用“计划+市场”的送电模式与广东省签订“十三五”送电框架协议,通过市场化机制扩大清洁水电送电规模,还在全国范围内首家启动售电公司信用评价工作,并着力推进电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通过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不仅培育了省内用电市场,还扩大了西电东送电量。2017年,全省总发电量同比增7%以上,电力行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8%以上,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可占到全省发电量的90%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过42%。全年西电东送电量可达到1380亿千瓦时,100%为清洁能源,折合减少东部省份燃烧标煤超过4400万吨,减排CO2约11000万吨,减排SO2约38万吨,有效减少了云南及东部发达省份燃煤机组排放,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胜全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抓手。

  历史变革,岁月如歌。改革开放40年来,彩云之南各族群众经历了从松明灯、煤油灯、蜡烛到生产生活用电户户通、厂厂通的历史飞跃。随着以水电为主的绿色能源的崛起和“云电外送”的推进,云南已经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省份,在融入和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云南电力体制改革将不断完善政府服务功能、保障民生用电,持续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应有贡献。

( 责任编辑:张旭庆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科技公司加速“绑定”低碳电力
智慧节能技术升级,建筑行业加速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