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既要美丽草原,也要幸福生活
时间:2017-9-20  来源:人民日报  

  我们追求的生态文明,不只是简单重现水草丰美的盛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和谐,还要构建拱卫农牧区现代生活的内在社会体系。

  初秋,还没到传统意义上的牲畜出栏期,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已经加工生产了160多万只羊,往年同期,这个数字几乎为零。这里的牛羊养殖,正在从传统的“连大带小一次性”出栏,向“多季出栏、均衡上市”转变。

  走出“季节性集中出栏”的生产经营状态,是对“生态保护”和“农牧民增收”这一矛盾的破解。锡林郭勒大草原是我国四大优质草原之一,但每年出栏的牛羊肉仅占全国的1.78%。因为“一羊独大”导致草场容载率降低,集中出栏又削弱了农牧民的市场议价能力。养得越多,越走不出“增产不增收”的怪圈。如何既有美丽草原,又有幸福生活,是一个摆在眼前的现实命题。

  大草原上世世代代的牧羊人,要收获现代养殖业的红利,不能迷信“养了几辈子羊”得来的经验理念、形成的路径依赖,而得主动迎接生态约束、市场规律的检验。有时候,调整一下养殖结构,就能让一样的草场实现不一样的效益。据测算,2015年,养殖一头基础母牛的平均利润,大约相当于养11只羊,而平均消耗的草料仅相当于3只羊。正因此,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提出“稳羊增牛扩猪禽”的多样化发展战略。这样的转型思路,当地总结为“争先恐后”。争先,就是发展先进产业,以优质良种肉牛产业为突破口;恐后,则是转型升级,包括养羊在内的低效畜牧业。

  同步做好生态建设和农牧民增收两篇大文章,对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因为只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连成一体,才能走向良性循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调研时强调,保护好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环境,是各族干部群众的重大责任;要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探索一些好办法,帮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利润效益。从现实经验看,一个好的生态治理思路,还要可以给农牧民带来经济效益,才有可能成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响应锡林郭勒盟“减羊增牛”战略,正是因为它找准了生态恢复、农民增收的结合点,让许多养殖户看到“把羊换成牛,既能保持草木生长旺盛,又能节省劳动力,还能增加经济收入”。

  我们追求的生态文明,不只是简单重现水草丰美的盛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和谐,还要构建拱卫农牧区现代生活的内在社会体系,比如基于现代技术的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基于市场供需的现代生产销售体系,等等。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的美好愿景,才能走向现实。浑善达克沙地腹地的牧民呼和图嘎,8年前还面临着家中1800亩草场80%严重退化的窘境,如今却摇身一变从养牛牧羊人转为草原生态鸡养殖户,注册了多个商标品牌,2016年通过微信订单向北京供货8000只“草原飞鸡”、29万颗柴鸡蛋,收入近100万元。这既得益于互联网技术对市场的开拓,更要归功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在当地做的生态恢复试验,他们限制中型和大型牲畜数量,发展对草原破坏很小的禽类,为生态异常脆弱地区的绿色发展,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路子。

  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发展生态文明,则需要用行动搭一座通往新天地的桥。产业升级事关无数人的生计,不是轻轻松松一阵冲锋就能完成的。事实上,尽管确定了新的战略,开始了新的转型,在2016牧业年度,锡林郭勒盟的羊存栏数仍占到牲畜总头数的89%,好在当地正在下力气优化龙头企业与牧民、合作社的共赢机制,让开始转变饲养方式和经营观念的新型农牧民有了更多底气。相信随着这座通往生态文明的桥越来越结实、越拓越宽广,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互相促进的美好未来,就能紧紧握在我们手中。



( 责任编辑:张藟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李文辉代表:建好用好绿色氢基能源
贺雪琴:贝特瑞获评深圳市绿色低碳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凤阳县为绿色出行赋能续航
能源行业持续聚力低碳发展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新“国九条”:以资本市场
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