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建筑节能现资金缺口 绿色金融或调动积极性
时间:2016-6-20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城市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最主要的能源、资源消耗者和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者。交通、建筑、能源作为城市最主要的排放部门,其绿色化进程是城市低碳绿色发展的关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日前表示,低碳、绿色的城市化需要金融体系的支持,金融体系需要通过政策、机制创新为交通、建筑和能源等行业的绿色化提供较低成本的融资渠道。
  
  近日公布的、由保尔森基金会负责撰写的《中国城市绿色建筑节能投融资研究》(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建筑节能改造和绿色节能建筑推广对财政补贴的依赖非常明显,但是这种投资方式难以承载我国城市绿色转型的重任,必须通过探索绿色金融模式,以弥补城市建筑节能的巨大资金缺口。
  
  建筑节能改造需求大,财政投入仅是杯水车薪
  
  《中国城市绿色建筑节能投融资研究》报告的作者、保尔森基金会执行主任莫争春表示,随着城市发展向可持续经济转型,将提高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而第三产业的能耗一般以建筑运行能耗为主。同时,加快的城镇化进程也驱动城市建筑总面积与建筑总能耗不断增加。
  
  清华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建筑行业建造和运行总能耗占全社会一次能耗总量的36%左右。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北方采暖地区是我国最早开展建筑节能改造的地区。截至2010年底,北方采暖地区15个省区市共完成改造面积1.82亿平方米。“十二五”期间,住建部确定了实施北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激励政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央、省、市三级政府补贴基本覆盖了既有建筑改造成本的70%~80%。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建筑节能改造工作任重道远。根据住建部的《“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我国2000年以前建成的建筑大多为非节能建筑,民用建筑外墙平均保温水平仅为欧洲同纬度发达国家的1/3,据估算北方地区有超过2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需进行节能改造。
  
  住建部相关负责人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到2020年,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可以节约3.5亿吨标准煤。但要完成这一目标,投资至少需要1.5万亿元。显然,在这一过程中,财政投入仅是杯水车薪,需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筑节能投融资。
  
  探索效益分享模式,弥补节能资金缺口
  
  莫争春说,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城市建筑节能投融资市场,缺乏大规模城市建筑节能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成为我国城市低碳转型的巨大挑战之一。尽管如此,一些城市在大规模建筑节能改造上还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重庆市从2011年开始探索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目标是将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降低20%以上。为此,重庆市与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由重庆银行授信20亿元,保证建筑节能改造所需资金。同时配套财政资金,进行差异化奖励,对改造后能耗强度降低20%~25%的项目,每平方米奖励15元;对能耗强度降低25%以上的项目,每平方米奖励20元。
  
  清华同方对全部改造工程进行总承包,并委托子公司同方泰德承接实际改造任务。为鼓励业主积极参与节能改造,同方泰德与业主按8︰2分享节能量收益以及政府奖励,节能收益分享期5年~7年。
  
  截至2015年底,重庆顺利完成107栋公共建筑共440万平方米的节能改造任务,并顺利通过财政部和住建部验收,共获得8800万元的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改造后,每年分享的节能收益达到4000万元。由于探索出大规模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成功模式,重庆计划再改造35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
  
  业内专家认为,要弥补节能改造资金缺口,就应当充分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建立合理的效益分享模式,以“[FS:PAGE]四两拨千斤”的思路,调动利益各方的积极性,吸引相关利益主体有效参与。
  
  金融支持与政策机制配合,适应低碳转型需求
  
  莫争春强调,适宜的投融资工具对大规模推广城市建筑节能或高星级绿色建筑非常重要。同时,完善的建筑节能政策与考核实施机制也必不可少。只有金融支持与政策机制相辅相成,国内的城市建筑节能改造才能大规模展开,以适应城市低碳转型和城镇化的需求。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设计标识和运行标识两个评价阶段。但绝大多数项目在取得设计阶段绿色标识认证后,不愿进行运行标识认证,因为前者仅靠图纸进行判定,后者则要在建筑交付运行后进行实际测试。显然,开发商不愿意在卖出楼盘后,承担运行测试不过关的风险。也正是因为无法保证绿色建筑在实际运行阶段的绿色性能,财政部对绿色建筑的补贴政策迟迟未能实施。
  
  莫争春建议,建立绿色建筑担保机制,结合第三方评价机构体系,构建绿色建筑的增信机制,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绿色建筑,也方便中央财政采用各种奖励补贴工具推广绿色建筑。
  
  他还建议,通过发行城市建筑节能改造债券、利用国际绿色贷款与绿色基金等,丰富融资渠道。“政府应该对经过第三方认证的绿色建筑进行银行贷款贴息,以鼓励开发商建设更多的绿色建筑。同时,还应出台政策鼓励银行对购买绿色住宅的消费者进行优惠利率贷款。”
  
  文章链接:中国环保在线 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07912.html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李文辉代表:建好用好绿色氢基能源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绿色烘烤绘就低碳致富新图景
挖掘低碳产业市场潜力 推动新能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新“国九条”:以资本市场
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