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学校行动 |
|
这里的“学生们”年龄不一,都戴着口罩;“老师们”分文不取,开展多样化课程。这里是一个专为血液病儿童设立的公益课堂,也是近日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成立的青岛市首家“病房学校”。6月1日下午,记者来到青岛市妇儿医院血液科,探索这所特殊的学校。
学校能看到的这里都有
步入这间百余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大教室,蓝天白云画就的屋顶、用可爱的动物水彩画装饰的墙面,童趣十足,教室里有桌椅、投影仪、图书、教具、玩具,学校里能看到的一切,这里一样都不少。
下午4点,当天第一节课正式开始,来自青岛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大三学生李萍和她的同伴们正在给孩子们上手工课,一起动手制作儿童节的礼物。教室里的4个孩子跟着志愿者老师们有模有样的制作起来,每个孩子旁边有一位老师手把手的指导。5岁的涛涛(化名)由妈妈陪着,在老师的鼓励下,制作了一个蓝色的城堡。在上课过程中,不时有家长或护士来请小朋友回病房打针。
恢复孩子的社会功能
为了“不让生病的孩子成为被教育遗忘的角落”,让患儿们有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学习能力,医院特开设了“病房学校”,血液科新阳光病房学校不仅是青岛首家病房学校,也是继肾脏免疫科病童学校后开设的又一家病房学校。
“因为血液病的孩子治疗周期都比较长,每次来住院孩子都免不了落下一些功课,再回学校也很难赶上教学进度。”血液科护士长段颖告诉记者,“病房学校”开课之后,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开设了手工课和文化课,每次2小时的课程,邀请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病房,在寓教于乐中,不仅能让孩子们跟上义务教育的教学进度,帮助他们将来顺利回归学校、回归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社工服务更加专业化
除此之外,妇儿医院还建立了青岛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中心实践基地,引入专业社工,建立“社工引领义工服务、义工协助社工服务”的工作模式,使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向专业化方向迈进。据妇儿医院社会公益办公室的负责人介绍,病房学校将通过招募社工和志愿者的方式,给患儿们开设绘画、手工、能力培养及功课辅导等课程,帮助患儿们培养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放松心情,减少对医院的恐惧,更好地配合治疗。
社工在现代医院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医疗社工就是把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协助病人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以提高医疗效果。他们不但能促使病人早日痊愈,保持身心健康,而且能协助解决产生疾病或因疾病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