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排污许可制度如何发挥核心作用?
时间:2016-3-29  来源:全球节能环保网  
如何充分发挥排污许可制度的核心作用?如何与环评制度、总量控制、污染防治等制度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如何做好政府、企业、第三方治理的责任分工?
  
  近日,来自环境保护部、省级环境管理部门、国际环保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环评机构、企业集团、高等院校等百余名环保专家齐聚海南省海口市,召开石化化工行业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研讨会,共同探索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子。
  
  政府
  
  重管理整合,构建一体化新格局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评分会理事长祝兴祥表示:“海南被环境保护部列为全国第一批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的试点省份。研讨会旨在贯彻落实试点工作,加强顶层设计指导,为今后一体化管理转型摸索探路。”
  
  海南省生态环保厅厅长邓小刚认为,将排污许可建设作为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有利于进一步整合衔接现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形成系统完整、权责清晰、监管有效的污染源管理新格局,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将在顶层设计上高度融合环评制度、总量控制、污染防治等现有制度,重构诚信体系,打造政府和企业互信的理念。”海南省生态环保厅总工程师周学双说,重点在于发挥排污许可制度的核心作用,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在政府层面,研讨会重点探讨了政府如何核发排污许可证并进行监管,以及排污许可证的许可事项、管理权限等内容。
  
  上海市环保局总工程师罗海林说:“企业在申请时必须同时上报许可量的计算过程和依据,环保部门进行合规性审查,许可证载明内容包括排放口及排放方式、许可排放量、环境管理要求和责任,同时认真开展证后监管。”
  
  企业
  
  重自我约束,严格按许可要求排放
  
  研讨会上,美国PPG工业集团、美国三捷环境工程咨询公司、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的有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美国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美国企业排污申报、欧盟排污许可制度等具体内容。
  
  “许可证详细规定了工厂里每个排放源需要遵守的细节,企业在新工艺改造、安装新设备等活动时,对任何改进措施都要进行申报,以确保企业对每一个排放源均要符合所有许可的规定要求。”美国三捷环境工程咨询公司总监戴伟平说。
  
  戴伟平介绍说:“定期报告也是美国排污许可制度中要求企业的必须做法,包括半年一次的背离报告,每年一次的合规认证和排放清单报告,一旦发生泄漏还必须进行意外排放事故报告。”
  
  环境许可与环境影响评价紧密互动,是欧盟环境管理的重要特色。来自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的朱源介绍说,欧盟在准备和评估许可证申请时,使用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而在许可证条件中也包括环评中关于环境保护措施的建议。
  
  第三方
  
  厘清职责分工,发挥许可媒介作用
  
  排污许可证管理第三方服务作为探索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改革的新兴领域,受到与会专家们的关注。
  
  上海绿然环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丹丹认为,第三方服务可以在排放量的核算、企业治理方案的编制、排污申报登记与缴费核算等方面发挥媒介作用。
  
  “在排污许可证的核发与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排污指标进行核定、对企业实际排放情况进行监测、编写企业年度排污状况报告书等。这些问题都可由更加专业的第三方技术人员承担,政府部门主要履行监督与管理职责。”杨丹丹说。
  
  海南绿然资源环境工程公司总监蔡彤认为,探索实施排污许可制度需要有专业的第三方团队作为技术支撑,拉动环保产业发展,这是大势所趋。
  
  对如何确保第三方服务核算数据[FS:PAGE]的真实性?蔡彤表示,这还需严格按照法律和规章制度办事,如果第三方服务公司和排污企业联合作弊,将面临刑法的严惩。因此,第三方公司不会铤而走险。
  
  环境保护部原总工程师万本太认为,要加强探讨、认真研究,厘清政府、企业、第三方的管理责任和职责分工,加快构建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排污者对环境影响担责的环境责任体系,构建政府阳光行政、企业自律、社会共同监督的环境信息公开体系。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庄贵阳:以低碳韧性发展应对全球
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对接活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