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成功展示 |
|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气东输是起步之年的开局之棋。西气东输是将新疆塔里木等西部气田的天然气,输送到长江三角洲等中东部地区的宏大工程,是我国目前已建的距离最长、管径最大、输气量最大、施工条件最复杂的天然气管道。
今年2月24日,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在北京通过了国家验收,该工程累计输气量已占到中国新增天然气消费量的50%,验收通过标志着其在经过四年建设、五年投运后,进入正式运营。至2009年底,西气东输累计输送天然气已达659亿立方米,这一数字使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提高了一个百分点至4%。
在10多年前,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天然气的重要性。西气东输工程因何出台,决策中面临着怎样的争论,本期让我们走近这项伟大的工程,循着作者的回忆来展现这段不平凡的历史。
西气东输设想出炉
“八五”期间,我国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6969亿立方米,相当于前40年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的总和,这个成果非常令人鼓舞。1993年,江泽民同志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了我国石油天然气发展战略,会议提出了我国石油“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国内为主、国外补充,油气并举,节约开发并重”的方针。1995年通过的“九五”计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为十六个字:“稳住东部、发展西部、油气并举、扩大开放”.按此要求,国家计委加快了天然气规划和战略研究工作,完成了《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战略研究》、《我国西部天然气开发利用研究》、《从俄罗斯及中亚地区进口天然气研究》等课题。
在充分分析国内外形势、吸收专家建议后,国家计委形成了建设“涩北―西宁―兰州”输气管线、陕北至北京输气复线、重庆忠县―武汉输气管道工程和新疆塔里木盆地油气田至上海的“西气东输”主管道工程等4条输气管道线路的初步设想。
下决心实施西气东输
1998年7月初,顶着炎炎酷暑,江泽民同志来到新疆塔里木油田考察并看望石油工人,我也陪同前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富才在汇报时谈到,塔里木油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没有条件利用,一些伴生的天然气不得不点天灯烧掉。江泽民同志听到这里说:“石油和天然气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资源,塔里木一年放空烧掉7亿立方米,烧得人心疼啊!”他的这番话,对周围所有陪同的同志都是很大的触动。那时陕北输送北京的管道天然气还不及塔里木放空烧掉的多。
在这次塔里木之行中,江泽民同志找我和马富才同志一起详细研究了天然气利用问题,看得出,“点天灯”的事情一直萦绕在他的心里。我汇报说,这个问题国家计委作过深入研究,3月份已经开始组织编制全国天然气利用规划;中石油提议建设新疆到上海的天然气管道干线,并提交了开展预可行性研究的请示。马富才同志也谈了他的看法,由于远离市场,要把新疆的天然气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必须纳入天然气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使西部的天然气资源与东部的市场紧密结合,目前中石油正在进行东西部长距离输气管道的前期论证。江泽民同志听后指出,解决天然气的利用问题,一种办法是修管道输气,另一种办法是就地消化,搞天然气发电或石油化工。
不久,刚刚离开中石油总经理岗位、新任国土资源部部长的周永康给朱?基总理、吴邦国副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写信,建议把建设横跨我国西部、东部的天然气干线和局部的地区管网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他提出4点理由:一是资源条件已基本具备;二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急需清洁能源;三是投资风险、经济效益比建一些铁路来运输可能要好,运输安全并占地较少;四是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均已形成全国纵横交错的[FS:PAGE]油气干支线网络。朱?基总理把这封信批给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研究。我和王春正、包叙定、李荣融等几位副主任对信中的建议进行了认真考虑后,责成有关方面进行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工作。
8月5日,国家计委将这个材料转给了中石油。与此同时,国家计委批准了中石油在年初上报的《关于开展天然气“西气东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的请示》,同意中石油开展西气东输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工作。这是“西气东输”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正式文件中。
1999年底,塔里木盆地的气田勘探评价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当时的数据,塔里木盆地探明天然气储量4938.91亿立方米,其中库车―塔北地区探明天然气储量3881.42亿立方米,具备建设年产12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生产能力,达到了西气东输的经济输送规模。同期,西气东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经过反复论证和多方案比对,初步确定了一步到位建成新疆塔里木至上海的输气干线的规划方案。
起步之年的开局之棋
2000年是西部大开发的起步之年。1月21日召开的国家计委主任办公会,专题讨论了西气东输的可行性及规划方案。
春节期间,在外地考察的朱?基总理给我打来电话,说春节后国务院要开会部署西部大开发工作,问我有没有已具备条件、可以尽快上会研究的重大项目。我说,不久前计委刚刚讨论过,大家认为西气东输工程的条件相对比较成熟,节后国务院可考虑先研究这个项目。
2月14日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朱?基总理主持召开专题会,听取国家计委和中石油关于西气东输工程方案的论证汇报。他肯定了我们的汇报,并指出,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一步很重要的棋,这个项目将拉开西部大开发的序幕,不仅带动新疆发展,还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同年3月,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我在会上传达了国务院有关会议精神,布置了当前要做的几项工作:一是要加快前期工作,加大油气资源的地质勘探力度,保证有足够的油气资源输出,努力开拓市场,落实终端用户。二是要做好整体规划,搞好与其他能源资源的衔接。三是统筹兼顾东海天然气的开发。四是扩大对外开放,大胆利用外资,但工程承包必须以我为主,尽量做到设备材料本地化。
6月30日,中石油向国家计委上报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项目建议书。8月3日,我在北戴河主持国家计委主任办公会进行研究。当时大家讨论的焦点是,天然气可采储量是否有可靠保障。有的同志担心西气东输变成另一个“川气出川”工程。“川气出川”是上世纪70年代历时5年建设的一项送气工程,原计划把四川的天然气送到东部地区,但由于气源没落实,川气没能出川,造成了很大损失。对此,中石油表示对西气东输工程30年每年稳定供气120亿立方米充满信心。据他们汇报,库车―塔北地区天然气年生产能力总计可达140.8亿立方米,稳产期约为11年。我们分析,根据掌握的控制储量,前十几年的供气是没有问题的,后十几年的稳定供气还存在不确定性。但从勘探情况看预期很好。即使真的可采储量缺乏,还可以利用境外天然气资源。最后我们认为,从储量看基本具备启动西气东输工程的资源条件,按照积极稳妥原则,应统筹考虑资源量和市场情况,建议同意按年输气量170亿立方米规划、一期工程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设计。
8月下旬,我参加了国务院第76次总理办公会议。会议听取了国家计委的汇报,原则同意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项目建议书。随后,国家计委批准了中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FS:PAGE]告和项目建议书。
办公会议结束不久,朱?基总理9月7日专程赴塔里木气源地考察,他最关心的是天然气气源储量问题。当时我正在云南调研,国家计委陪同考察的同志通过电话及时向我报告了相关情况。
朱镕基总理在轮南油田仔细听取了中石油的汇报,他非常高兴,对在场的石油干部职工充满信心地说:“这里找出了中国最大的天然气资源,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西气东输项目不但应该马上启动,而且应该尽快建成。我们要在中国的地图上画上浓浓的一笔。这是一篇大文章、一个大手笔。中石油、中石化要加快勘探,加快找气,尽快开发。加快西气东输建设,更快地发挥效果,就是打响了西部大开发的第一炮。”他的讲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最初少人识现在很抢手
西气东输工程启动之初,从中央到国家计委、到中石油,大家除了关心储量问题,还关心下游是否有市场。当时,下游用户对天然气的认识还不够,觉得天然气价格贵,不如烧煤划算。那几年,我和张国宝、马富才同志成了天然气宣传员,遇到下游省市的负责人,经常要向他们宣传天然气的好处。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清洁、高效、优质能源的需求愈发迫切。西气东输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困扰百姓生活的烧饭燃料问题,惠及了千家万户。我在上海、西安工作生活过多年。当时,弄堂、楼道里一到烧饭时便烟熏火燎。有的家里还要摇煤球,打蜂窝煤,然后再找地方囤放,很不方便。到北京工作后,冬天经常听到有人烧煤炉取暖导致煤气中毒。近几年,沿线很多地方都用上了优质、清洁、高效、方便的天然气。西气东输建成后不长时间,许多地方的同志开始找我反映,说天然气用上了就会上瘾,一天也离不开它,本地的用气指标不够,希望协调增加用气指标。这也证明了西气东输的决策是正确的,符合市场需求。
2004年12月30日,是西气东输工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天上午,西气东输工程投产庆典暨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前,受党中央、国务院的委托,我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会见了西气东输工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当看到历经风雨的建设者们洗去征尘、披红戴花、齐聚一堂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2002年7月4日那天,西气东输也是在这里宣布开工。经过两年半的顽强拼搏,宏伟蓝图已成为现实。
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有关数据表明,在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期间,仅新疆地区配套工程建设的投资就达到460多亿元,其中120亿元直接为建筑业收入。在西气东输工程中,西部地区地方税收得到了国家多方面的政策扶持。从2004年到2009年底,塔里木气区天然气开发利用共产生税费近70亿元,留给新疆税费近50亿元;通过管道运输营业税部分返还政策,共返还新疆5亿元税费,沿途中西部地区得到了一定分成,使资源地和途经地真正得到了实惠。随着国家税制改革继续深化,资源税等地方税种的调整,将使西部地区财政收入有更大的提高。
通过西气东输工程,西部很多地区用上了清洁能源。2000年12月,李岚清副总理到新疆考察时,看到喀什地区百姓生活燃料缺乏,有的仍以牛粪和柴禾为主,回京后建议国家计委考虑把天然气输送到喀什。国家计委也认为非常必要,在委托进行专题研究后,确定了直接增加近10亿元投资,从阿克、和田河等气田专门设计天然气管线到喀什等地的方案,向喀什、克州、和田提供天然气。中石油2004年实现了向喀什、和田等三市六县供气,古老名城由此从“煤柴时代”跨入了“天然气时代”。前不久,一位来京的喀什同志高兴地告诉我,喀什地区天然气覆盖率已经接近80%,老百[FS:PAGE]姓的生活质量有了显着提高。由于供气充足方便,雅戈尔织布、远东陶瓷等一批大企业也纷纷前往落户,喀什现在和以前比有了很大改观。2000年以来,中石油为新疆地区供气建设的专用天然气主干管道达1611公里,管线直接投资达32亿元。
2008年2月22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作为国家“十一五”重大项目隆重开工。我参加了开工仪式,目睹西气东输工程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展望未来,西气东输三线、四线等油气战略通道的宏伟蓝图正在绘就,川气东送管线在中华大地上延展,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中缅油气管道等油气战略通道,越来越多地通向我国。我国油气管道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召唤人们去继续拼搏和奋斗。这是我们的希望,也是时代的要求。(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