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能源辞典 |
|
“3号喷气燃料”
航空煤油3号喷气燃料密度适宜,热值高,燃烧性能好,能迅速、稳定、连续、完全燃烧,且燃烧区域小,积碳量少,不易结焦;低温流动性好,能满足寒冷低温地区和高空飞行对油品流动性的要求;热安定性和抗氧化安定性好,可以满足超音速高空飞行的需要;洁净度高,无机械杂质及水分等有害物质,硫含量尤其是硫醇性硫含量低,对机件腐蚀小。
航空煤油主要用作航空涡轮发动机的燃料。汽油不安全,容易挥发,太容易燃烧,但是活塞发动机还在用。柴油黏度太大,在涡轮发动机里不适合,因为是要靠很细小的喷嘴把燃料喷成雾状的,才能跟高压高温空气充分混合,产生猛烈燃烧。
详细介绍
物化性质
闪点: 38℃
自燃温度:超过425℃
凝固点: -47℃(-40℃for JET A)
露天燃烧温度: 260-315 ℃
最大燃烧温度: 980 ℃
航空煤油是喷气发动机飞机专用的航空燃油。
现代航空煤油
现行最常用的航空煤油,是以煤油为基础的JET A-1,并根据国际标准规格生产。在美国,另有一种型号的JET A-1煤油,称为JET A。
另一种常用的民用航空煤油是JET B,这是一种以石脑油与煤油混合配方制成的航空煤油,主要是为改善寒冷天气下的性能而制的。不过,JET B航空煤油的重量较低,处理时的危险性较大,因此只有在寒冷天气而有绝对需要时才会使用。
我国航空煤油的发展历史
航空煤油又称喷气燃料,主要用作喷气式飞机发动机的燃料。在50年代,中国空军飞机和大型民航客机已开始使用航空煤油,但来源一直靠从苏联进口,1959年进口量近50万吨.为解决航空煤油的国产化问题,1956年和1957年石油部曾组织玉门炼油厂按苏联喷气燃料规格,以玉门原油试生产两批航空煤油,但在地面台架试车和空中试飞时发现存在火焰筒烧蚀问题,因而未能正式生产?1958年,又把该厂试产的航空煤油油样送苏联进行研究,经一年多试验研究仍未解决问题。
1960年,中国航空煤油的进口量锐减,已进口的油品质量也无保障。为保证空军和民航的用油需要,同年8月10日,石油部发出《关于采取多种方法试制航空煤油的通知》,要求科研、生产单位就航空煤油的烧蚀问题进行研究攻关。8月18日,航空油料鉴定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航空煤油的试制问题.会议决定分别由兰州炼油厂、玉门炼油厂、独山子炼油厂和石油三厂各试产一批航空煤油进行地面试车.随后,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石油科学研究院、抚顺石油研究所、大连和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沈阳金属研究所.三机部一些科研所和飞机制造厂、解放军总后勤部、空军有关单位,以及各炼油厂共20多个单位进行联合攻关。经过大量实验室研究和地面台架试验,终于找到了产生烧蚀的原因,采用石油科学研究院推荐的添加剂,使问题得到解决。1961年独山子炼油厂用新疆原油的煤油馏分并加人抗烧蚀添加剂,生产出1号航空煤油,顺利地通过了长期台架试车和试飞。1962年,石油七厂采用大庆原油,在工业装置上生产出了合格的2号航空煤油。为了证实国产航空煤油的使用安全性能,石油部还派机关干部和各炼油厂的总工程师共20多人乘坐使用国产航空煤油的飞机,进行了近万公里的飞行,表明国产航空煤油质量优良,安全可靠。从此,国产航空煤油很快在国内军用和民航飞机上推广使用。为了扩大产量,满足需要,石油部又安排各炼油厂生产航空煤油,并采用严格管理措施,保证了产品质录。1965年,国内消费的近70万吨航空煤油全系国内生产,从而实现了航空煤油的自给,停止从国外进口。
60年代初期,中国生产的1号航空煤油参考苏联TC-1喷气燃料的规格指标,其结晶点不高于-6[FS:PAGE]0℃。而我国大庆原油的含蜡量较髙,不可能从直馏馏分中直接生产该品种的航空煤油.为解决这个问题,石油科学研究院与空军油料部门通过对我国南北地面和空中测温收集的大量数据分析,证明西方各国航空煤油结晶点不高于_50℃的要求对我国是适用的.因此于1964年制订并通过了结晶点不髙于_50℃的2号航空煤油的部颁标准。由于实事求是地提高了结晶点,从而充分利用了大庆原油资源。1974年起,石油科学研究院参照国际标准,充实了一批测试方法和质量指标,全面修订了2号航空煤油的规格并正式列为国家标准.
从1969年起,为提高飞机的航程,延长续航时间,石油科学研究院.抚顺石油研究所、石油三厂等单位开展了大比重航空煤油的研制工作。
在70年代,随着我国石油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航线的增加,以及航空新技术的引进,要求生产全面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航空煤油.为此.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通过调研和论证,制定了3号航空煤油标准.
1978年,为提供海军舰载飞机用航空煤油,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与东方红炼油厂合作,利用华北原油直馏油分子筛脱蜡工艺,开发了高闪点的5号航空煤油。后来在太平洋海域打捞洲际火箭数据仓和建立我国南极考察站的使用过程中,证明性能良好。
在70年代期间,由石油部炼油化工生产司主持,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和荆门、东方红、兰州、天津、锦州、南京等炼油厂针对任丘、江汉、南阳、长庆、大港、盘锦6种新原油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工艺技术措施,成功地用6种新原油生产出了航空煤油,使全国航空煤油年产置增加到300万吨以上.除保证国内需要外,还有一部分用于出口。
航空煤油添加剂
两种航空煤油都具有一些添加剂:
四乙基铅(TEL, Tetra-ethyl lead),以提高燃油的闪点;
抗氧化剂,用来防止起胶,通常为碱性酚,如AO-30、AO-31或AO-37;
防静电剂,以消减静电并防止发生火花;其中一个例子是Stadis 450,含有dinonylnaphthylsulfonic acid (DINNSA)作为有效成分;
腐蚀抑制剂,例如用于民用与军用燃料的DCI-4A,以及军用燃料专用的DCI
航空煤油-6A;
燃料系统结冰抑制剂(FSII),例如二乙烯甘油单甲基醚,一般在使用前才混合,这样,具有燃料加热管道的飞机,就不需要额外支付此类添加剂的费用;
杀灭生物的添加剂。
世界各地的军队,使用的航空煤油具有另外一套称为JP系列的编号。部分类型与民用燃油几乎相同,只是部分的添加剂含量稍有不同:JET A-1与JP-8类同,而JET B与JP-4相似。其他的军用燃料属于高度专门化的制品,为特定的用途而设。JP-5燃油颇为常见,最初用于航空母舰,以减少船上火警的危机。其他的燃油就针对某一种飞机而开发:JP-6专为XB-70战神侍婢式轰炸机而制,而JP-7就是SR-71黑鸟式侦察机的特定燃油。两者都经过特别调配,具有很高的闪点以应付高超音速飞机遇上的高热与应力。另外一种为美国空军所使用的单一型号飞机专用燃油是JPTS;此燃油于1956年开发,专为洛克希德U-2间谍飞机而设。
有时候,喷气发动机燃料被分类为“煤油型”与“石脑油型”。煤油型燃料包括Jet A、Jet A1、JP-5与JP-8,而Jet B与JP-4,就属于石脑油型燃料。
Jet A航空煤油
Jet A航空煤油自一九五零年代就成为美国的标准航空煤油类型。目前,只有美国才有供应Jet A航空煤油。Jet A与Jet A-1相似,但凝固点为-40 °C,比Jet A-1的-47 °C为高。与Jet A-1一样,Jet A的闪点也在最少38°C,而自燃温度则为超过425°C. Jet A的标准燃油编码为1863,在运油车与储存设施也会注明。Jet A专用的运油车、油库与管道,均会以黑底贴[FS:PAGE]纸写上白色“JET A”字样,以及下面的另一条黑线作为识别。由于水比Jet A燃油重,水会在油箱的下面沉积,故此,储存Jet A的油箱,需要定期排空,以检查燃油是否混了水分。水份子可能会悬浮在Jet A燃油之中,这可以透过“明净测试”检出。若燃油呈混浊状态,即表示含水量超出30ppm(百万分之三十)的可接受水平。
美国法规并不要求商用燃料需要加上防静电添加剂,故此Jet A燃油一般不含防静电添加剂。
喷气发动机燃料
活塞发动机飞机所使用的燃料(通常为高辛烷值汽油,美国一般称为AvGas)具有较低的闪点以改进其发火特性。涡轮发动机可以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而喷气发动机一般使用高闪点的燃料,可燃性较低,运输与处理时较安全。最初的喷气发动机燃料是以煤油为基础,或是使用煤油与汽油的混合配方;现代大多数喷气发动机燃料,都是属于煤油燃料。
商用燃料
商用燃料起源自军用燃料,但全球作商业用途的燃料,远比军事用途多。Jet-A与军用的JP-8,都是纯煤油燃料,而Jet-B与军用的JP-4,则属于煤油与汽油的混合配方。(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