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环境问题成京津冀最大短板 出路在于发展与转型
时间:2016-1-26  来源:经济日报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京津冀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备受关注。然而,就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也集中暴露出来。其中,生态环境严重超负荷就是最大的一块“短板”。
  
  近日,发改委、环保部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毫不客气地指出,京津冀地区是全国水资源最短缺,大气污染、水污染最严重,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这些问题是当前及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有负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碧水蓝天的殷切期待,更从深层次上制约着京津冀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我国经济的第三个增长极。
  
  重症当下猛药。《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减少,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40%左右。可见形势之严峻,国家治理决心之大。京津冀如何才能如期完成目标任务,摘掉“污染”帽子?
  
  应该看到,京津冀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与发展密不可分。雾霾频繁来袭、水环境状况堪忧、地下水超采严重——诸多环境问题的根子,就在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落后,过于依赖资源能源消耗,忽视了资源环境容量的限制;同时,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尽合理,很多城市“工业围城”“一钢独大”“一煤独大”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只有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走上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当前的环境恶化趋势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扭转。
  
  除了发展方式的问题,京津冀三地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过大也是关键因素之一。正是一些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很多淘汰产能和污染企业才有了生存空间;正是发展差距的客观存在,才使得各地环境治理的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不做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制度安排,不打破区域壁垒,从“一盘棋”的高度解决好协调发展问题,填平发展差距上的鸿沟,光靠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生态环境问题也难以得到根治。
  
  发展的问题,也要通过发展来解决。《规划》首次规定了京津冀地区生态环保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消耗上线,将逐步增加生态空间和改善环境质量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条件;以及提出取缔造纸、制革、印染、电镀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就是为了倒逼发展转型,通过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使京津冀走上绿色发展之路,从而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走进中国节能绿色工厂 探寻低碳
万里同心,共护黄河|60组家庭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