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从“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时间:2015-9-7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曾是世界科技发展的“领跑者”。我们的先人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在天文、算学、农学、医学等多个领域创造了累累硕果,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16世纪以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在科技发展中逐渐丧失了“领跑者”地位,近代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只能被动挨打。
  
  “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而学术荒芜之国无幸焉。”100年前,一批中国青年学子在美国纽约州的绮色佳湖畔创办《科学》杂志和中国科学社,促进“赛先生”在中国的启蒙传播,开启了“跟跑者”的科学救国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全面独立的科研体系,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学技术队伍,取得了诸如“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载人航天、量子通讯等一系列先进科技成果,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重要基础。正如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的,“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科技强则国家强。回顾人类历史,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全球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不少国家就是借此机会在激烈竞争中后来居上的。英国在牛顿力学奠定了科学革命基础、瓦特蒸汽机技术催生了工业革命之后,成为世界霸主。德国在19世纪下半叶的化学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并成为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的中心,成功地超越了英、法老牌强国。美国在19世纪末的电气革命中崭露头角,并抓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核能和信息技术的机遇,终于成为了当今世界头号科技与经济强国。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工业文明带来的能源短缺、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等巨大挑战,这些挑战推动人类谋求重大科技变革,引领科技创新的方向。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特征的绿色技术将大放异彩,节能、储能及新能源技术将备受关注,信息技术与新能源技术的结合将产生新型工业模式。近年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竞相推出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竞争力计划,都不约而同地将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新材料等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同时,为了拓展人类未来的活动空间,不断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空间技术受到高度关注,地球和海洋科学也将不断拓展人类新的生存和活动空间。
  
  面对这样的科技发展新趋势,我国科技界同样在未雨绸缪,提前进行战略布局。为实现从“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多年来我国已经在能源科技、生态环境科技、空间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比如,我国一研究机构的人工光合制氢研究,利用太阳光分解水中的氢和氧,然后用氢做燃料发电,进而实现太阳能的转化利用,被认为是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理想途径之一;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为全球气候变化评估贡献中国智慧,为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我国载人航天和其他空间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探月工程成功实现回收绕月飞行器,独立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本建成,遥感卫星进入亚米级的“高分时代”,世界最大的球形射电天文望远镜将在贵州建成。
  
  国家实力此消彼长,科技是其中的关键。只有在科技竞争中成为“领跑者”,我们才能在未来发展中拥有主动权。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我国要在这场大变革中有大作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就必须树立能做“领跑者”的自信。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助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部门“
系统发力推动低碳转型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