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政府行动 |
|
浙江省兰溪市地处钱塘江上游,境内皆属钱塘江水系,衢江、金华江、兰江“三江汇合”,游埠溪、赤溪、马达溪、甘溪、梅溪,“五溪贯通”。
在浙江,兰溪是“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任务最重的县市之一。
近年来,按照《钱塘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计划》要求,兰溪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工作部署,以提升水质为目标,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标本兼治、水岸同治、城乡共治,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一江清水送杭州。
今年1~8月,兰江将军岩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其中5月份为Ⅱ类),全省县(市)区水质综合评价结果为优秀,与去年同期相比,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明显下降,其中氨氮浓度下降28.4%,总磷浓度下降11.5%,较入境相比高锰酸盐指数下降20%,氨氮浓度下降35.7%,总磷浓度下降15.9%。
建制度、促项目、抓重点
兰溪的钱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之所以成效显著,有着一系列重要原因:
——治水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兰溪全面落实“河长制”,在去年全面完成26条垃圾河、黑臭河治理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落实“河长制”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从严落实“河长制”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强化市、镇、村三级河长“治、管、护”工作职责。
同时,兰溪将河长制扩面到全市47条主要中小河流,共设立市(县)级河长31名,乡镇级河长17名,村级河长384名,河道警长30名,按照“护水作战单元”要求配备河流联系部门副局级联络员48名,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河长制”责任网络。
——项目化治水成工作亮点。
兰溪将治水工作具体化、项目化,安排治水项目100个,总投资46.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98亿元,1~8月份累计完成11.03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65%。
——重点整治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六大行业整治扫尾攻关。六大重污染行业兰溪均有涉及,全市共有电镀企业19家,制革企业2家、造纸企业2家、化工企业33家、蓄电池企业3家、印染企业38家。
——“清三河”(黑河、臭河、垃圾河)工作稳步推进。
今年,兰溪先后开展了“清三河防反弹”问题大排查、千名干部下基层“清三河提水质”等集中行动,每月开展“清三河提水质”巡查督查活动,发动干群3万余人次,清理垃圾超3000吨,城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兰溪还深入开展“零点亮剑”、“碧水蓝天”、“低小散”集中取缔等专项执法行动,重点对废气废水排放企业以及被举报曝光企业进行“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环境隐患得到消除。今年以来,检查企业2047家次,立案查处企业59家,其中行政案件6起,刑事案件2起,取缔低小散污染作坊76家。
——农村“双治”加快扩面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在去年完成257个行政村治理任务的基础上,今年233个村治理工程有序推进(161个村已进场施工,其中78个村完成工程量50%,10个村已完工)。
——跨区域联合治水全面深化。2014年,兰溪率先实施“跨区域联合治水”,启动了建德-兰溪“五水共治”跨区域大会战,联手开展“三大行动、六大项目17个具体工程”,并与金华婺城区实施了天溪治理项目。
今年,兰溪与龙游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流域治理、工业污染等专项整治项目,全面形成联合治水闭合圈,形成“宣传同心,治理同行,监督同步,成果同享”的“上下游一盘棋”联合治水格局。截至目前,兰溪已投入资金3000万元,人力1000余人次,清理了跨区域河道7.8公里,清淤4万立方米。
清三河、治污水、敢攻坚
成绩载入[FS:PAGE]史册,发展未有穷期。今后一个时期,兰溪的钱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将走向纵深:
——加快推进“清三河”达标市创建。从严落实河长责任制,落实河长定期巡查制度,督促各护水作战单元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加强与联系乡镇对接,合力推进垃圾河、黑臭河整治提升,巩固“清三河”成果,积极争创“清三河”达标市。
——加快实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围绕项目建设目标,倒排时间表,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将目标任务细化到每月、每周,加快推进市污水处理厂一期、6座镇级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以及配套污水管网建设。
——扎实推进治水项目攻坚。重点推进治污水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河道综合治理、永联民爆搬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程,以项目为龙头,带动治水工作加快推进。
——加大畜禽养殖场整治力度。以11月底前完成整治验收任务为节点,倒排时间,列出关停淘汰、整治提升名录表,制定、完善一场一策,全力推进整治进程。(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