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记11年义务打捞垃圾的老人张自远
时间:2015-9-26  来源:江西日报  

  清晨,张自远和往常一样,来到鹰潭人民公园清理湖面垃圾。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挑着满满两桶垃圾往垃圾中转站走去。在公园晨练的人看到他,有的问候一声“张师傅,辛苦了”,有的停下脚步和他聊几句。
  
  这个身材矮小但精神矍铄的72岁老人并不是清洁工,而是在鹰潭几乎家喻户晓的“环保卫士”。他已经连续11年义务打捞公园湖面垃圾,用自己的双手呵护着城市的美景,而在别人眼中,他就是公园里一道最美的风景。他先后入选“感动鹰潭十佳新人新事”、鹰潭市“十佳志愿者”。今年8月,他又荣登“中国好人榜”。
  
  “我之所以长期义务打捞垃圾,是受龚九印老人影响。”张自远所说的龚九印老人,10多年前每天义务打捞鹰潭东湖的垃圾,受到市民尊敬。2004年的一天,张自远来到东湖公园散步时,看到义务打捞湖面垃圾的龚九印一个人从船上卸垃圾很吃力,便上去帮了一把。龚九印感叹:“有个人帮一把,真是轻松多了。”正是这句话,让张自远也开始了义务打捞垃圾的“工作”。从那天开始,东湖岸边多了一个义务打捞垃圾的瘦小身影。夏秋两季,是他最为忙碌的时候。每天,他先在湖里打捞垃圾,再把垃圾从小船卸装到板车上,拉到附近的垃圾中转站,来来回回得清理三四车。有时因为气候和环境原因,一天仅捞起的死鱼就达数百斤,那刺鼻的恶臭味路人避之唯恐不及,可他却一条条地捞起,一勺勺装车,又一车车拉走……
  
  2008年1月,东湖公园管理部门专门聘请了两名工作人员打捞湖面垃圾,于是老人又来到鹰潭人民公园继续“战斗”。每天清晨,他5时就起床,步行3公里来到公园打捞垃圾,一直干到8时才回家。打捞垃圾是个体力活,老人告诉记者,他每天早晨要吃两顿早饭。打捞前一顿,打捞后一顿。每天下午,张自远还要再去一趟公园,继续打捞两个小时。
  
  “只要身体健康,能走得动路,我就会坚持把这件事做下去。”张自远做事总有那股子韧劲、倔劲。两个大桶,一柄长勺,11年来,他没有停止过义务打捞垃圾的脚步。
  
  这些年,张自远获得了许多荣誉,偶尔也有一些奖金,但老人都把奖金捐给敬老院。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李文辉代表:建好用好绿色氢基能源
贺雪琴:贝特瑞获评深圳市绿色低碳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凤阳县为绿色出行赋能续航
能源行业持续聚力低碳发展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新“国九条”:以资本市场
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