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安徽池州率先开启PPP模式 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时间:2015-12-19  来源:池州新闻网  
3年内池州预计投入211.62亿元建设水生态水安全系统、园林绿地系统、道路交通海绵城市系统、建筑小区系统、能力保障体系等五大类117个项目。安徽省池州市在全国率先开启“PPP模式”,积累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经验,为满足海绵城市项目资金需求,市组织专家对投融资模式进行合理安排,并借鉴前期PPP项目运营的成功经验,除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外,计划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资金24.65亿元,为海绵城市建设资金提供多重保障。
  
  城市地下管网改造急需资金
  
  据了解,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都是快排模式,远达不到海绵城市的标准,池州市城区大部分地区也是如此,由于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快速扩张,城市硬化面积大幅度提高,占用了以前的河道、湿地、绿地等自然海绵体,加之受长江洪水顶托和山洪的双重影响,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峻,城市排涝越来越依赖管网系统和末端泵站建设,迫切需要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改变传统的快排模式,降低对管网、泵站等灰色设施的依赖,恢复自然海绵体。
  
  同时,由于池州市老城区排水管网建设年代久远,部分排水管道管径小、标准低,已无法满足雨污水排放的标准。排水管网的管理与维护也不到位,尤其是老城区管网老化破损,淤塞严重,造成管道排水能力减弱。在应急管理方面,池州市中心城区区域内缺乏排水内涝监测和预警系统,不能及时预报洪涝灾害。
  
  在此种情况下,池州市建设海绵城市将对现有的地下管网进行大规模改造。而海绵城市涉及沥青渗水以及公路地面渗水等功能,需要使用特别的水泥和砖面、渗水的沥青,涉及巨额的资金。住建部统计资料显示,海绵城市建设投资约为每平方公里1亿元-1.5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投资空间,而在这一“天文数字”面前,市本级财政补助力度有限,池州市创新举措,将采用PPP模式改造部分项目,以河道治理设施及相关沿河公用设施的建设为主,这将能够极大缓解财政压力,使得财政能够将更多力量用于民生支出。
  
  PPP模式的优势
  
  其实,PPP模式在池州市去年底就已涉及,当时,市政府与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池州市排水有限公司,负责承接池州市主城区污水处理及市政排水设施购买服务业务,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特许经营期26年。今后26年当中,根据政府考核和第三方评估结果,向其按季度支付购买服务费。该项目的落地是池州市城市建设中的一次重大改革创新,也为海绵城市建设中PPP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借鉴。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市政府或将继续与该公司在相关项目开展合作。
  
  “专业人干专业事”,这是PPP模式的一大亮点。池州市海绵城市部分项目采用PPP模式与采用政府供给传统模式相比,具有减少政府财政压力、增加供给、优化风险分配、提高运营效率、提升产出收益、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等优势。借助社会资本的资本优势,从而突破资金瓶颈,加快河道治理设施及相关沿河公用设施的建设,增加近期公共服务(雨水收集、污水处理及回用、河道整治、水体修复等水生态环境服务以及沿岸景观塑造服务等)供给。
  
  专业能力更好解决问题,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方通过合理分工和加强协调,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可带来“11>2”的项目运营效果,也即有效提升公共服务提供效率。海绵城市PPP项目涉及到河道整治、雨水收储、污水处理及回用、沿岸景观、湿地建设等多个系统工程,对于综合治理者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通过引入专业社会资本,一来能有效解决政府方专业综合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保障项目运营的可持续性;二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据了解,在采用PPP模式的项目中,地方财政需出资11.05亿元,项目建设期为2015-2017年,部分项目于2017年进入运营期。
  
  PP[FS:PAGE]P模式运作将更规范
  
  池州市入围海绵城市试点以来,一些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有的在设计,有的在施工。池州市拟出台《池州市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意见》,适用于规范政府、社会资本和其他参与方式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识别、准备、采购、执行和移交等活动,涵盖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公园配套设施,停车设施,雨水调蓄利用设施等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应用规范的运作模式,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
  
  据了解,水系综合治理工程中:白沙退塘还湿生态恢复工程、白沙河上游人工湿地恢复工程、平天湖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平天湖水源涵养林生态工程、月亮湖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清溪河水系整治工程、清溪河下游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工程、湿地森林公园、沿翠屏路小型湿地建设、白洋河城区段水环境治理工程等项目整体打包项目投资合计11.05亿元,其中10.72亿元需要通过PPP模式融资。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庄贵阳:以低碳韧性发展应对全球
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对接活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