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政府行动 |
|
近日,三峡库区首家环境资源司法实践基地落户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以更好地探索完善环境资源审判机制和审判专门化。
第一次全国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将包括万州法院在内的全国15家中基层法院确定为全国首批环境资源司法实践基地。其中,仅万州法院和贵州省清镇市人民法院两家为基层人民法院,其余13家均为重庆市外的中级人民法院,三峡库区仅万州法院1家。
2011年12月6日,万州法院组建环保法庭,集中审理三峡库区万州区、云阳县、开县、奉节县、城口县、忠县、巫山县、巫溪县“一区八县”涉环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环保法庭成立4年多来,共受理环境资源案件755件,审结695件。
据了解,履行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的同时,万州法院不断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大胆探索环境公益诉讼。2014年11月13日,万州法院依法受理原告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诉被告湖北省建始县璜厂坪矿业公司环境污染责任纠纷一案。这是重庆市首例环境公益诉讼,也是三峡库区第一例由民间组织提起的跨行政区域环境公益诉讼案件。2015年10月23日,案件依法公开开庭审理。目前,案件正在审理过程中。
率先实施三峡库区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2014年8月,万州法院发布《关于三峡库区试行环境保护禁止令的意见》。截至目前,已发出11份环境保护禁止令,平均用时96小时,及时处置和控制了环境污染风险。
建立环境专家咨询制度和环境专家陪审制度。截至目前,万州法院已经聘请相关行业的17名专家,参与环境司法。
积极构建环境司法和环境行政执法良性互动机制。万州法院迄今共组织召开5次三峡库区环境司法与环境行政执法工作联席会议,形成并深化了《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实施意见》。
广泛运用以补代罚实现生态修复。4年多来,万州法院累计判决被告人向长江放养鱼苗38万余尾,栽种树苗16万余株。
万州法院院长卢伟说,万州法院被最高法确定为全国首批环境资源司法实践基地,既是最高法对万州法院近年来不断探索、创新系列环境司法机制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三峡库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关注。万州法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索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打造专业审判队伍,扩张机制建设张力,为三峡库区青山绿水蓝天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