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节能技术 |
|
现在,全球石油和煤炭资源面临枯竭,价格上涨,污染严重。因此,各国都在研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几乎都寄托在风能、太阳能项目上。但是,目前这两种能源的发电成本远比水电和火电高。据我观察,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特别是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大部份时间都在停机状态,有的虽然在转动,也发电不多;有的地方成了形像工程。风力发电机效率高低的关键在风轮。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风力发电机风轮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一、现有风机风轮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风机发出额定功率的条件是,风速9-13米/秒(6级风),在北京地区,每年只有几天时间刮6级以上的大风。往往一台风机额定工率很大,但年平均发电量很小。北京地区年平均风速据说在3米/秒,这正是大型风机的起动风速,如何在北京发电?现有风机效率(即风能利用系数Cp,发电功率与流过叶轮园面积空气总功率之比)低。现风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3条:
1、风轮实度(叶片总面积与扫过的园面积之比)低,造成风能利用系数小
现各种大小风机风轮多数只有3片风叶,叶片细而长,实度仅约为4%。与之可类比的直升机旋翼叶片的数量随着直升机的重量增大而增加。如4吨重的直9直升机是4片旋翼,直径11.5米。56吨重的米-26是8片旋翼,直径是32米。直升机旋翼的实度约为8%,约为风轮实度的2倍。旋翼是直升机的关键技术,各国投入巨资进行吹风等试验研发,技术成熟。旋翼是一种风轮设计可靠的参照实例。和直升机旋翼比,风轮由于实度低,现有的风力发电机自然效率低。
2、风轮风叶扭转角是固定的,这是造成风能利用系数低的又一个原因
风轮风叶扭转角一般是按风速8米/秒设计的,此时风能利用系数最高。由于风速大小是随机的,风速无论小于或大于8米/秒,风叶效率(升阻比)都要下降。这与直升机旋翼定速旋转完全不同。风轮叶片大部份时间都工作在非设计状态,不但总体效率低,而且起动困难。
3、现风轮叶片无法靠增加宽度的办法提高实度。
我们知道飞机机翼设计成大长宽(展弦)比,才能获得大的升阻比,具有较高的效率。如果单纯增加叶片宽度,阻力会急剧增加,升阻比下降,现风轮叶片无法靠增加宽度办法增加实度提高风能利用系数。问题还有很多,不再列举。
二、技术改进方向

如上图,以本人的发明专利《风力发电用自适应风轮》(专利号:2008 1 01015693.5)为例做一介绍。该风轮由3-4叶片组成,叶片较宽,每个叶片由若干个羽片组成。其优点主要有如下4条:
1、该风轮能在风速1米/秒条件下起动,在微风(3级风:3.4-5.4米/秒)条件下额定发电。能在风速比较小的北京地区使用,适应面广。
2、该风轮的性能:风速在3-5米/秒(是大风机起动风速,大部分地区常有的风速)条件下,和现有直径相同的风轮相比发电功率至少增加50%。在更大的风速条件下,发电功率增幅会有所下降,但仍会增加。
3、其原理是:由于风轮风叶有自适应风速和转速的能力,风轮在起动时羽片会顺风向偏转,使羽片与气流间夹角(羽片迎角α)接近有利迎角,起动风速低。随着风轮转速提高,空气流动方向会向叶轮转动的反方向偏转,羽片也会向旋转平面方向回转,使羽片迎角在一定范围内等于或接近有利迎角。在较大的风速范围内,叶片升力(Y=Cy?0.5ρV2?S)系数Cy较大;叶片阻力(X= Cx?0.5ρV2?S)系数Cx较小,升阻比较大。升力与阻力在旋转面上的分力之合较大,风轮转动有力,转速高,发电量大。
4、羽片之间[FS:PAGE]是有缝隙的,像鸟的翅膀一样,增加了面积,提高了风轮实度,增加了升力,但阻力增加不多,升阻比较大。
总上所述,该风轮实度高,是现有风机的2倍以上;在较大风速范围内,叶片迎角等于或接近最佳值,有自适应能力,转动功率大。其结果是:起动风速小(1米/秒);微风发电能力强,适合地区广,天天能转,50%以上的天数可以额定功率发电。风轮直径相同时,年发电量比现有风机会大幅度提高,其发电成本有可能下降到水电、火电水平。从技术角度看,该风轮是空气动力学理论与鸟翼仿生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发展前景可能是革命性的。
谢谢大家!
(作者:原某部总工程师 何立武)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