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欧阳明高:电动车、桩比例2020年左右或实现均衡
时间:2016-1-20  来源:新华网  
电动车、桩数量比例不均衡,是近年来困扰电动汽车发展普及的重要问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全国政协常委、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业内预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会更加趋于理性,由于补贴退坡、城市基数变大等相关因素影响,发展速率会相对下降;相反,充电桩市场在政策刺激下,将与各地政府的基础建设规划紧密配合,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建桩速度将会梯次提升,车与桩的数量平衡点应该在2019或2020年出现。
  
  据悉,国家能源局制定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草案中明确提出,以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为预判,到2020年国内充换电站数量达到1.2万个,充电桩达到450万个。
  
  就当前来看,新能源汽车数量已经实现了飞跃,中汽协与工信部的年度数据,均显示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已经离50万目标不远(中汽协: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40471辆和331092辆;工信部:2015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不过,根据多家媒体测算与相关数据调查显示,2015年全国已安装投入使用的充电桩数量仍然难以突破六万台(拟统计)。若要达到车桩比例1:1.5的最低水平,面对当下近45万辆的新能源车市场保有量,充电桩数量急需增加。
  
  欧阳明高认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确是滞后比较厉害,因为行业内的主流商业模式还没有完全形成,又遇到新国标的出台和修正,所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会多一点,可能还要经过三五年才会真正实现跟整车来相匹配发展。
  
  据了解,在不同细分领域,发展的速度与效果不尽相同。在政府管理的公共用车领域,如公交用车,在新能源汽车普及化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由于规律性用电及规范化使用,整体的运营模式已经实现了市场盈利;而在私家车领域,情况更加复杂多变,乘用车使用者的驾驶习惯与用桩频率多变,桩不能物尽其用,只是呈现出小众化模式的发展,仍需探索合适有效的商业模式。
  
  “充电新国标的实施会引起行业内新一轮的变化”,欧阳明高对新华汽车表示,“这也是激励更多充电桩汽车找到更为合适的商业模式,比如众筹的模式,建桩促进卖车等方式,因为的确我们现在还没有成长出非常大的、有影响力的、效率非常高的、技术非常好的企业,我们特别希望这样的企业出现,我相信这次新国标的落实肯定会对这样的企业脱颖而出起正向的推动作用。”
  
  据投资分析人士调查指出,充电桩市场即将迎来发展的高峰阶段,有预计称2015年我国充电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2016年为400亿元,到2020年将突破1000亿元。
  
  面对新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充电桩市场虽然仍然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也倒逼自身整合生产链与运营模式,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更为密切的关系,协同汽车企业、租赁运营商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助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部门“
系统发力推动低碳转型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