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政府行动 |
|
城市垃圾与日常生活相伴而生,不论市民多么讨厌它,它都会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之所以讨厌它,像躲瘟疫一样避着它,是因为垃圾如清运不及时、长期堆放就会发出臭味、滋生细菌,搅扰市民生活。
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一带的居民最近被臭味折磨得坐卧不安。本来只能堆放建筑垃圾的地方,居然变成了兰州市主城区生活垃圾的“收容所”,七八百车未经处理的垃圾都倒在此暴晒、腐败,到处污水横流,蚊蝇肆虐。
“在兰州天气最热的半个月里,每天晚上10点以后,我在家里就能闻到一股垃圾发酵的臭味,”康先生无奈地说,“有时过了半夜12点气味还在,有一天早上5点多我甚至被臭味熏醒了。”
“每天清晨和晚上都不敢开窗,一打开窗户,臭味就会飘进家里,有时天黑了甚至会闻到焚烧垃圾的气味。”兰州市七里河区晏家坪的居民高女士满腹怨言。
据了解,七里河区西津坪垃圾场本身是建筑垃圾场,因为兰州主城区生活垃圾没处去的窘境,一下身兼二职“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全包”,如有周到有效的改建处理办法也罢,可事实却是“最简单的覆盖推平”,只能是一层生活垃圾、一层建筑垃圾,导致垃圾异味和垃圾渗沥液“为祸邻里”。
其实,兰州存在不少垃圾清运死角。垃圾清运不及时,污水发臭影响居民生活的现象,除城关区外,在七里河区林家庄、磨沟沿、柏树巷、柳家营什字,安宁区文化巷、马家庄、十里店等地也都大量存在。对此市民怨言颇多……这就是目前兰州在垃圾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兰州市垃圾中转站选址非常困难,选在哪儿,那里的单位、市民都不同意,不情愿。而比选址更难的是地皮问题。”兰州市城管执法局环卫处王处长说,今后,环卫部门将继续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在城市规划中给垃圾中转站划出地皮,多建一些垃圾中转站,以期解决垃圾清运问题。
兰州市民和环卫工人又是怎么说的呢?不能“日产日清”是垃圾清运主要问题;市民非倾倒时段乱倒垃圾“拖后腿”;垃圾量大垃圾转运能力太小成掣肘;市政设施建设滞后致垃圾污水无处排等。
处理生活垃圾问题不能靠应付。只有拿出治标治本面向长远的有效方案,才能最大程度地控制成本甚至变害为利。譬如一层建筑垃圾一层生活垃圾的倾倒方式,现在是图了方便,可却为未来彻底处理留下隐患增加了成本。环境污染在当前可能是小事,可积累到一定程度遭受大自然惩罚时,我们再也没有和大自然讨价还价的余地。
地方政府拿出治理措施的同时,社会民众也应当积极参与城市垃圾治理收运工作,真正打造绿色生活环境,确保城市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