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吉林省工业企业着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能源经济效益继续得到改善和提高。据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一季度,共完成增加值575.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0.1%;综合能源消费量1145.91万吨(折标准煤,下同),比上年同期增耗8.28万吨,增长0.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84吨,比上年同期减耗0.17吨,下降8.5%,共节约能源106万吨。 一、主要特点 (一)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的面广且幅度较大 从大类行业来看,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所涉及的39个行业大类中,一季度有14个行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有所上升,其余25个行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占行业大类总数的64%。 从全省各市(州)的具体情况来看,有7个市(州)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不同程度地有所下降。详见下表: (二)多数高能耗行业能源消费同比有所减少 从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高耗能行业来看:一季度这六大高耗能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35.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7%,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低4.4个百分点,而综合能源消费量为774.34万吨,比上年同期减耗0.71万吨,下降0.1%,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5.34吨,比上年同期下降5.5%。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192.11万吨,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5.14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7.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综合能源消费82.23万吨,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3.67吨,比上年同期下降5.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5.63万吨,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49吨,比上年同期下降27.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源消费345.02万吨,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9.92吨,比上年同期下降2.6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20.50万吨,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46吨,比上年同期上升20.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128.85万吨,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5.14吨,比上年同期上升5.3%。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高能耗行业的增加值增长幅度相对较低,综合能源消费量相应有所减少。 (三)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耗同比有所下降 一季度,纳入全省年综合能耗在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定期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有291户,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约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的87%,是吉林省工业节能降耗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重点耗能企业生产增速减缓,其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也有所减少。据统计,一季度,全省重点耗能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62.6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8%;综合能源消费量999.74万吨,同比下降了2.9%,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幅低3.6个百分点,重点耗能企业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1.3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5.3%。 (四)重点耗能企业半数主要工业产品的单耗水平有所下降 据统计,一季度,吉林省重点耗能企业的5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单位产品能耗比上年同期下降的有27种,占50.9%。 二、主要原因 (一)工业生产增速减缓,结构性影响因素较大 一季度,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虽然出现了回暖企稳迹象,但仍未彻底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影响,增速是近年来的较低水平,从而相应减少了能源消耗。 另一方面,从高耗能行业情况来看,六大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明显低于全省平均增速,能源消费量同比有所减少,从而带来的结构性减耗作用明显。 (二)工业节能项目和节能管理的推动 吉林省组织实施的100项重点节能项目,一季度完成投资8.5亿元,其中47个续建项目复工建设,18个新项目开工建设。重点节能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使部分企业产出增加,能源消耗相对降低。 同时,各级节能主管部门加强对能耗的管理,采取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重点企业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等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工业节能降耗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几点建议 (一)“特殊时期”,节能意识不容忽视 在当前保增长的“特殊时期”,我们更要毫不松懈地抓好节能降耗工作,绝不能让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借“扩大内需”之机而有所回潮。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吉林省经济增长的步伐放缓,一季度虽有所回暖企稳,但从根本上看,工业经济增长还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节能降耗的形势仍不容盲目乐观。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增强能源供需的危机感,切实把节能降耗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来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处理保增长与节能降耗的关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经济效益。 全省各市(州)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情况 | 综合能源消费量(万吨标煤) | 综合能源消费量 | 万元工业增加值 | 2009年1―3月 | 2008年1―3月 | 增长率(%) | 能耗降低率(%) | 全 省 | 1145.91 | 1137.63 | 0.73 | 8.51 | 长 春 | 239.60 | 233.33 | 2.68 | -0.18 | 吉 林 | 321.50 | 349.59 | -8.04 | 10.89 | 四 平 | 113.94 | 104.95 | 8.56 | 18.13 | 辽 源 | 49.37 | 45.30 | 8.98 | 16.17 | 通 化 | 146.28 | 160.55 | -8.89 | 10.32 | 白 山 | 99.50 | 78.60 | 26.59 | 3.00 | 松 原 | 127.20 | 121.14 | 5.00 | 5.91 | 白 城 | 16.16 | 11.47 | 40.93 | -11.58 | 延 边 | 68.12 | 70.87 | -3.88 | 24.25 |
(二)积极调整结构,应对危机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 吉林省工业中重工业比重偏高,轻工业比重较低,工业内部高能耗行业比重也偏高,这些因素都使吉林省节能降耗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此次的危机大潮中,粗放式发展模式的企业受到的冲击影响更大。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不断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装备逐步改造石化、冶金和建材等高能耗行业,大力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水平,逐步提高高技术产业比重。从企业自身来看,更要通过加强管理,调整好结构,加大节能等技术改造力度,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切实加强能源计量和统计等节能监测能力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节能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各项节能措施的实施,多数企业对节能降耗工作的重大意义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能源管理基础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但仍然满足不了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和节能降耗工作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工业企业的能源计量、能源统计监测等能源基础工作,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大力加强能源管理基础能力建设,使吉林省工业节能降耗工作进一步向更高的水平和更深的层次推进。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