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人物专栏 |
|
见到LEOMASTER公司创始人张延东的时候,这位长相酷似吴奇隆的年轻CEO,刚刚结束了又一个海外国家的科技“战役”,产品再次登上该国家应用软件TOP10的排行榜。
全球多元文化加速融合的时代,LEOMASTER作为首批出海淘金的移动互联网先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工具APP成为海外最潮流的应用——全球过亿用户的庞大市场、公司估值规模超数亿美元、10个月里无数次的“出海捷报”——这是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才能创造出来的真实商业奇迹。
离职创业
LEO是家很年轻的互联网公司。但组成这家公司的核心团队,却是互联网界的“元老”,他们基本都供职过迅雷、百度、阿里、腾讯、360等互联网排头企业,一半以上还做过高管和高级合伙人。
百度搜索“张延东”3个字,和他创办LEO之前最后一条靠前的新闻是,“迅雷副总裁”。而就在他扶持迅雷刚刚上市,却主动放弃上市后的巨大红利,选择了离开。
“也许我们这帮从互联网诞生开始就在圈子里面做事情的人,总是希望能够做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更加厉害的产品。如今移动互联网发展得这么迅速,不抓紧做出点事情来就太可惜了。”张延东说。
就这样,从BAT和其它网络巨头公司陆续离职的小伙伴们,迅速组建起了一个高起点技术团队,开发了一款名叫“LEO隐私卫士”的APP产品。因为专注个人用户的数据隐私防护,重新定义了手机安全,他们研发的产品稳稳占据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市场的半壁江山,用“中国智造”,实践了新时代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新路径,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打造了“一带一路”地图上的互联网民企出海传奇。
攻克海外
LEOMASTER的成功,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人们对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与日俱增的需求下诞生的一种市场需求。在前期市场调研中,张延东和他的团队发现了一个细节:“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因为宗教信仰等原因,非常愿意和周围人“分享”自己的手机,愿意和大家一起观看讨论有趣的事情。但是个人手机上难免有各种隐私,而他们又对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十分重视,就会感到为难。
商业直觉非常敏感的张延东据此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全力布局海外市场。
面对全然陌生的商业环境和地域环境,张延东带着团队多次前往印度、菲律宾和印尼等国家调研,得益于移动互联的丰富经验,他们迅速联络并凝聚了一批海外留学生和相关教育机构,以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人群——在校学生为切入点,一点点接触、访问并总结当地核心用户的手机使用习惯和特点。经过许多个学校的样本采集之后,张延东发现整个东南亚确实都没有一款特别好用的工具去系统解决用户的手机隐私问题,市场上有的手机隐私工具也都只能实现一些相册加密或APP加密,功能过于单一。
“比如印度,特别像互联网用户迅速爆发时的中国,但他们几乎没有经过PC爆发的时代,就直接跳跃到了手机等移动时代,智能手机在印度普及率非常高,等于跳过了中间的PC互联网,是一个断层,因此反而带来更强大的市场需求。”张延东对记者说。
明确方向后,LEO迅速开始了自己的海外之路。谈到最难适应的是什么时,联合创始人刘洋对记者说:“语言。其实是文化差异。”
比如专业产品设计和翻译,一开始经常会造成差异。张延东说:“这种差异会时常体现在文化细节上。我们以为印度都讲英语,其实他们在自己国家有上百种语系;我们知道的是阿拉伯国家也有自己的文字,不知道的是他们的文字是镜像文字,要倒着念。‘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本质上其实有着非常奔放的民族特性,一般都喜欢热情的颜色。这样就决定了我们设计产品的时候,要具化到最细节,比如巴西这样的足球文化喜欢火红色、印度喜欢[FS:PAGE]艳丽的橘黄色,但像俄罗斯这样的民族就会喜欢深沉的蓝颜色。”
所以初开始以为英语“官翻”能解决一切的想法,在真正接触市场之后,发现完全行不通,“都说印度人说的英语不标准,但有个笑话是这样:两个母语非英语国家的人碰到一起用英语聊天,聊来聊去也不明白对方说什么。旁边听半天的印度人急了,过去给他们当翻译,他一翻,两边的人都懂了。他说的印度英语,两边的人也都懂。”张延东说,“所以,如果你要为当地人做一个产品,却不深入他们这个国家的人群里去生活,不深入他们的市场去感受,是永远不可能做出真正好产品的。客户的真实需求,包括非常细节的日常操作习惯——向左划键还是向右划,HOME键放中间还是放两边,都得懂这种文化差异。”
刘洋对记者说,有时候为了优化产品在不同国家的不同细节功能,解答国外用户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公司上下加班到深夜是常事。“科技类公司和传统企业最大不同在于,你必须提供最精准的服务细节,一切为用户着想的理念,是可以通过产品设计和用户交互,完全落实到每一个实操动作上的。”
极致专注
张延东总结这种成功是“在合适的时间恰好做对了合适的事情”,但一家公司从0到过亿用户,到得到国际市场认可,并没有谈起来这么轻松,背后的利益取舍、付出与艰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所谓秘诀,我觉得就4个字:用心、专注。”刘洋说。
“其实比起国外互联网公司来说,我们中国团队的变通性很强。只要用户有需求,我们就会想办法满足。而且我们也比较擅长和用户互动,隐私卫士有专门的团队每天线上为用户答疑,鼓励大家参与到产品设计中。有一次就为了研究一个解锁界面的手势设置问题,一位用户和我们的工作人员居然来回发了200多封邮件!”张延东说。
企业发展壮大了,面对的诱惑自然也会增多。但过硬的技术力量,不忘创业初心的长远眼光和恪守回归本真的服务理念,让LEOMASTER面对诱惑,也能拒绝得底气十足。
就在今年5月初,LEOMASTER开始有了稳定庞大的海外市场和在线商业价值,国内外的广告商业巨头忽然纷纷上门,开出“流量变现”等丰厚许诺。
“那天下午我们正在开会,忽然有人说,Facebook的负责人专门从新加坡打飞的过来跟我们谈合作。”张延东回忆起当天的场景,依然感到兴奋,“能成为Facebook如此重视的公司,我们当然感到很开心,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商业平台,都是别人找他们去合作,他们在全球那么多科技企业里主动找到我们谈合作,证明我们的能力和口碑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众所周知,创业型企业的特征是绝对“不差钱”,互联网企业的性质是绝对要“烧钱”,而作为科技类互联网创业企业来说,更是“烧钱不差钱”。但因为要对股东负责,资本的规律便是,企业账面上永远子弹充沛,企业现金流永远短缺得可怜。用刘洋的话说“日子过得紧巴巴,一分钱掰好几半来花”。
张延东说:“后来全球第二的一家广告平台也找上门谈合作,接着国内最大的某平台也要帮我们‘变现’——要是答应了,真金白银嘛,公司当时就会非常有钱,而我们每个人的日子都会过得更舒服。”
“如果我们接受变现,公司能够多出1天10万美元的收入,换算下来,一年差不多2亿人民币。”数学专业毕业的刘洋为记者算了个令人咋舌的数字,而这个数字还只是保守估计。
流量变现,是互联网平台行业里司空见惯的一种商业操作,但面对巨额的现金诱惑,张延东毫不犹豫地婉拒了。
“如果这个阶段短视地去变现,会牺牲很多用户体验。用户利益最大化是我们的原则。”张延东说,“当下的创业创新环境非常好,我们很珍惜大家一起创造的这份事[FS:PAGE]业。我们团队里的人大多是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就在‘BAT’里摸爬滚打了,我们非常了解这个行业,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尊重这个行业——那些以赚钱为目的,一开始做公司就为了卖的人,根本不叫真正的互联网企业——真正做事业的互联网企业都有一个梦想或者说是一种情怀在里面的。互联网发展太快,对于这个时代的创业者来说,商业瞬息万变,拼命努力才跟得上时代,我们必须很投入、很专注,当然也很享受这种专注的投入。”
创业是一种情怀
在张延东和刘洋的创业团队中,不乏在上市公司或把公司带上市的曾经高管级别,对资本市场运作烂熟于胸的他们,却在专注创业以后,反而有了个不成文的口头协定:不炒股票。
“资本无常。就像今年的股市动荡,多少人的心脏都受不了。做企业要专注,炒股的话每天看一眼也分心,分心就意味着对产品和客户的不负责。所以我的团队现在基本都不玩股票——何况也根本没时间。”张延东对记者说。
记者发现,其实互联网时代的民企精神,已经不知不觉间有了新内涵,用大数据后台管控,来实现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化的极致服务;用专注的互联创新思维,去改变和融合整个行业的发展。
谈到创业初衷,张延东深沉地说:“其实在过去10-15年的传统互联网世界里,是美国互联网处在世界的绝对领导地位,影响着全球大大小小互联网公司。那会儿我们国内互联网还在走C2C(CopytoChina)的阶段模式。但这几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在飞速发展,我们国内的移动互联,无论是从覆盖程度,还是从技术层面上来说,都已经走在了世界最前端。但现在,我觉得已经到了中国互联网来领导和改变世界的时候了。”
正是因为这种对用户的用心、做企业的专注和对行业的使命,张延东和他的团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世界飞速成长,也才有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一鸣惊人——
2014年11月,张延东的公司入选中巴10亿美元移动互联网合作项目;2015年3月,新产品上线12小时即稳居GooglePlay印尼工具榜第1名、印度工具榜第8名,上线两天下载量超1000万;2015年5月,产品日活用户过亿,国际市场覆盖东南亚、南亚、中东、东欧和拉美近20个国家,成为隐私安全类APP产品市场的全球第一名,同时获得国际顶级投行的投资。
作为典型的技术男,张延东和刘洋不太会谈论什么政策和概念,更多是把精力放在了技术研发和国际市场上面,当记者问到他们的创业情怀时,张延东这位国际公司的CEO却有点羞涩,但立刻坚定地说:“如果说有一种情怀的话,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创业者的使命,就是将中国的优势,通过移动互联网这个通道带出去——用中国互联网去改变世界!”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