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内蒙古在沙漠绿洲开发绿色能源产业
时间:2015-9-20  来源:经济日报  

  在全国现有沙化土地中,具备治理条件的有50多万平方公里,按目前治理速度,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治理任务。沙区光热资源充足、物种资源多样、土地资源广阔,发展沙产业潜力巨大。实践证明,发展沙产业,不仅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也有利于反哺沙区生态建设,巩固和扩大防沙治沙成果。
  
  走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曾经一些风沙弥漫的不毛之地,现在变成了风光壮美的绿洲。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鄂尔多斯市利用沙漠资源,发展沙产业,在沙漠绿洲中发展知识密集型现代农业,开发绿色能源产业,利用现有的沙漠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努力追求多重效益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在内蒙古杭锦旗独贵塔拉镇的沙漠中停放着两台移动饲料加工机,机器不断把沙柳、柠条、杨柴等加工成饲料粉。亿利资源集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鄂尔多斯灌木资源丰富,这些灌木是食草动物的天然饲料。亿利公司利用沙柳、柠条、杨柴等灌木资源,发展有机饲料、有机肥料等产业,到2020年,有机肥料、有机饲料生产规模有望分别达到1000万吨。“这种移动饲料加工机的作业成本较低,每吨饲料的生产成本只有1700元左右。”
  
  在占地5000亩的库布其生态光伏示范区,安装有43万块光伏电池板,电池板下种植着苜蓿、沙打旺、杨柴等牧草,在示范区外围还养殖有500只优质绵羊和500只天鹅。“这是利用动植物平衡、草畜平衡的原理发展生态牧业。”亿利资源集团品牌执行总监贺鹏飞认为,对沙漠绿洲的利用,应该巧取而不是豪夺,如果5亩沙漠绿洲可以承载10只羊,他们就放牧5只,保持草畜平衡。亿利集团正是通过发展“治沙+发电+种植+养殖”的生态产业模式,实现了保护生态与发展产业的良性互动。
  
  亿利资源集团已经在库布其沙漠开展防沙治沙27年,建设了6000多平方公里沙漠绿洲,将保护生态变成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形成了生态修复、生态工业、生态光能、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六位一体”互促共进的生态产业,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科技带动—产业发展—企业壮大—百姓受惠”的防沙治沙产业化之路,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鄂尔多斯市一直在探索立足地区特点和灌木资源优势,发展林沙产业,初步形成了以人造板、生物质发电、饲料、饮食品、药品和生态旅游等为主的林沙产业体系,建成了亿利、高原杏仁露、天骄资源、东达等具有相当规模的林沙产业企业20多家。目前,鄂尔多斯人造板年生产规模达23万立方米,饲料年生产规模达1万吨,酱油、醋、杏仁露、沙棘饮料等生产规模达15万吨。2014年鄂尔多斯市林业总产值达到44亿元,带动9万农牧民增收致富。
  
  如今,鄂尔多斯市生态状况已经实现由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大为改善的转变。截至2014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了25.81%和75%。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防沙治沙周期长、投资大、利润薄,如何运用市场化机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防沙治沙领域,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鄂尔多斯市正在探索出规模化、持续化的防沙治沙途径。
  
  在贺鹏飞看来,作为一家从库布其沙漠走出来的企业,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20多年在库布其沙漠中一手打造的绿洲。他们更愿意把公司看作是沙漠资源的整合者和平台的搭建者,更愿意把全国一些知名大企业引进到库布其沙漠,利用沙漠中广袤的土地资源、光热资源和生物资源,发展林沙产业。今年3月,亿利资源联合数十家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起设立了“绿丝路基金”,首期募集资[FS:PAGE]金300亿元,主要投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生态光伏和生态光热能源产业。
  
  在鄂尔多斯,像亿利资源集团一样发展沙产业的企业有20多家,植树造林面积占到全市80%以上。达拉特旗东达林沙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投资沙柳产业,从最初的用沙柳造纸发展到现在用沙柳制作刨花板。东达公司还以沙柳产业为龙头,按照“生态扩镇移民,产业拉动扶贫”的总体思路,在达拉特旗白泥井镇盐店村实施“无土移民”,建设生态移民扶贫村。迁移到新农村的农牧民将腾出的120万亩沙地种植沙柳,还依托东达集团发展特色养殖。据了解,东达公司每年生产沙柳15万吨,投资5.8亿元建设的沙柳刨花板生产线,每年可带动当地农民增收5400多万元。
  
  鄂尔多斯市林业局总工程师毛云峰认为,鄂尔多斯市通过机制创新,不仅解决了防沙治沙过程中钱从哪儿来、利从哪里得的难题,还解决了防沙治沙规模化、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一花引来万花开。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属于鄂尔多斯市限制开发区,全村有33万亩土地,有林地面积19.6万亩,约占全村土地面积的60%。村党支部书记周玉小告诉记者,村里已经引进天牧集团建设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并在村里整理出2.5万亩土地种植饲料玉米和紫花苜蓿,作为奶牛养殖的饲料基地。他们还计划引进社会资本发展沙柳切片加工和沙葱、沙芥、苦菜等野菜加工。官井村农民将真正走上依靠沙产业致富的道路。
  
  谋求产业转型升级
  
  林沙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但目前鄂尔多斯沙柳、柠条、杨柴等灌木资源的利用率还非常低,沙柳利用率不足20%,柠条、杨柴的利用率不足5%。
  
  造成沙柳、柠条等灌木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有,从事灌木加工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基地建设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林沙企业面临资金和技术短缺等问题,产品成本高,市场竞争力较低。
  
  毛云峰认为,要提高沙柳、柠条等灌木资源利用率,推动林沙产业更好发展,必须创新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租赁、承包、入股等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增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结合力,实现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同时,要建立林沙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推动林沙产业转型升级。专家建议,在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形成以沙柳为主的人造板、造纸和生物质发电产业集群;在干旱硬梁区形成以柠条为主的饲草料产业集群;在丘陵沟壑区形成以沙棘、山杏加工为主的饮品、食品、保健品产业集群。
  
  技术上,要提高沙柳、柠条等灌木平茬的机械化水平。沙柳、柠条、杨柴等灌木,3至4年就需要平茬复壮,否则就会枯死,不仅会造成森林退化,还会造成灌木资源浪费。可是,沙柳、柠条等灌木都生长在沙漠和沟壑纵横的山区,平茬机械研发滞后,目前的平茬机械不合适在沙丘和沙地使用,成为当前防沙治沙过程中的一个短板。毛云峰认为,要解决沙柳等灌木的平茬问题,国家在提高造林补贴的同时,还应该把灌木平茬复壮抚育列入国家森保重要工程,增加灌木平茬复壮抚育的补贴,调动农民平茬的积极性,并加快研制开发适应当地不同地形地貌,不同灌木的大中型平茬机械。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打好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组合拳
金融“活水”滋养林区绿色低碳转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