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垃圾资源化 浙江金华农村垃圾减七成
时间:2015-5-23  来源:人民日报  

  “垃圾围城”和“垃圾围村”的现实压力,让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的推广变得越来越迫切。在城市推行多年仍有诸多困难的垃圾分类,能否在乡村率先实现?从去年5月起,浙江省金华市在乡镇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一年来,垃圾分类已在该市99个乡镇、1819个行政村推开,农村垃圾同比减少约七成。
  
  “扔垃圾之前会想一想,会烂的、可以堆肥的,像剩饭剩菜、菜叶果皮这些倒进绿色格子,不会烂的、不能堆肥的倒进灰色格子。给垃圾分分类已经养成习惯了,分起来一点不难,就看会烂不会烂。”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琐园村76岁的村民严宗行指着家门口摆着的绿色垃圾桶说,桶里分成两个格子,扔垃圾时要分开。
  
  这里白墙黛瓦的传统民居、整洁的乡村小径让人感觉清爽,印象深刻。
  
  垃圾每年以15%速度增长,现有垃圾填埋场6年就用完
  
  据介绍,目前金华市区每天产生900多吨垃圾,其中540吨来自农村,每年还以15%的速度增长,现有的垃圾填埋场估计只能再用不到6年。去年,光是河道流域清理,就清出了50多万吨垃圾。
  
  金华市委副书记陶诚华说,要选址新建垃圾填埋场困难重重,如大幅度增加垃圾焚烧量,对于金华这样一个地处盆地不利于大气流通扩散的城市,也不现实。以往农村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模式,虽然解决了农村垃圾的出路问题,但“垃圾大军”进城后,仍面临处理成本高的问题。
  
  为此,金华市下决心以农村为突破口,选了竹马乡、洋埠镇、澧浦镇三个乡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试点。“之所以选择农村试点,是因为农村有垃圾堆肥的传统,既可以让垃圾就地堆肥、就近还田,还可以节省大量运输、处理费用,综合效益比城市更明显。”陶诚华说。
  
  “和农民讲垃圾分类,要用农民的话。”陶诚华说。不少人觉得垃圾分类好是好,可怎么分类是门技术活,担心在农村推广不了。如果光是讲可回收、不可回收,农民不一定马上能搞懂。金华市按照“会烂”“不会烂”这“两分法”,易于记忆、便于操作,农民很容易接受。
  
  经过农户一次分拣的垃圾,村里的保洁员还要二次分拣、分类处理。占农村生活垃圾总量七成、“会烂”的有机垃圾就地堆肥,用于还田增肥或制作环保酵素;可回收垃圾由废品收购站有偿回收;有害垃圾每村设统一回收点;其他垃圾则集中外运,统一填埋或焚烧。
  
  岭下镇柿树塘村的保洁员陈桂仙,每天都拿着铁夹挨家挨户跑一遍,确保垃圾正确分拣。她还常常给村民示范操作,顺便讲讲垃圾分类常识。“垃圾清运分拣得怎么样,村里还设了笑脸墙、荣辱榜,做得好的用笑脸、红旗标出来,不好的要上‘促进榜’。”陈桂仙说,村前村后大家互相都熟悉,谁家上了“促进榜”都脸红,下次就会努力改进。
  
  婺城区竹马乡向家源村是垃圾分类的先进村,村里垃圾分类减量可达90%。村党支部书记姜宝钗觉得,垃圾分类的做法要服农村水土,只要宣传到位了,激励措施完善了,农村垃圾分类不仅能做,而且能做成。
  
  房前屋后干净了,大家都不好意思乱扔垃圾了
  
  一大早,塘雅镇塘二村调解主任黄朝阳骑着电动车在村里转一圈,照例去自己联系的农户家看看垃圾分类是否到位。
  
  “以前常有人到处乱丢垃圾,每年天热起来的时候,苍蝇蚊子直往家里飞,白天都不敢开门。现在大家都重视环境卫生,村里清爽多了,看着也舒服。”实行垃圾分类之后村里的变化,黄朝阳最有发言权,不仅苍蝇蚊子变少了,过去“一场大雨、一河垃圾”的情况也不再出现。看到村道上、房前屋后变得干净整洁,大家都不好意思乱扔垃圾。有的村民吃个甘蔗,也会把甘蔗渣攥在手里,多走几步扔进分类垃圾桶里。
  
  试点[FS:PAGE]农村垃圾分类后,金华一些地方还配套推行农村卫生费收缴制度,农户自愿缴纳。像金东区,按每人每年30元的标准收取卫生费,再加上部分企业捐助,设立“美丽家园共建基金”,由村集体统筹使用,除了用于垃圾、污水设施长效管理外,重点对垃圾分类先进户进行奖励,基金使用情况定期在村务公开栏公示。
  
  “收垃圾这事,农村人从来就没交过钱,但现在愿意交这个钱。”不少农民都说,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看得见、感受得到,为了生活环境更整洁,交点卫生费可以接受。目前,在各试点乡镇,卫生费收缴率超过97%。
  
  合理分类科学堆肥,村里垃圾减量60%以上
  
  在金东区塘雅镇,有一座8个村联建、采用太阳能技术的新型堆肥房。这个堆肥房每天能处理3吨以上垃圾,多村联建,节约了30%的建设资金和70%的土地资源。
  
  以往靠太阳能堆肥虽然运行成本低,但出肥过程慢、会产生臭气。金华市采用的是浙江大学新研发的太阳能好氧堆肥加微生物辅助技术,垃圾堆肥的时间从6个月缩短到2个月,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一吨垃圾,经堆肥房处理后,剩下0.2吨至0.3吨高效有机肥。这种有机肥的氮磷钾含量都很高,特别受种植果树、苗木等的专业合作社欢迎,可以减少化肥过度使用带来的土地板结,提升土地肥力。
  
  金东区委书记郑余良介绍说,该区已为442个村配备了305座太阳能垃圾减量处理房。原来大部分村庄垃圾外运得每天一次,现在延长为半个月或一个月一次。“垃圾分类开展得好的村可实现垃圾减量70%,一般都能达到减量60%以上。”郑余良算了一笔账,金东区年产生活垃圾9万吨左右,实施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后,一年可减少垃圾近6万吨,产生有机肥1.2万吨。
  
  据测算,金华市农村全面推开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后,每年可减少约七成的垃圾清运、处理费用4100万元左右,还可以产出有机肥2.5万吨,节约化肥购买费3000万元,市区垃圾填埋场的使用时限也能相应延长5年左右。
  
  通过实行垃圾分类减量,撬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促进农村文明新风形成,这笔“大账”算起来效益就更可观了。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纬景储能绿色未来展示中心展示的
走进中国节能绿色工厂 探寻低碳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