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社区行动 |
|
9月上旬,河北望都县东张庄村村民陈来永为儿子结婚办喜宴,他没有像以前农村传统办喜宴去请全村几十名老少爷们,去借桌凳和锅碗瓢盆等餐具、垒锅灶、买菜等,而是给邻村办“流动餐厅”的毕振彪打了个电话,一切办喜宴的配套设施全部搞定,甚至连洗菜、刷碗、端菜上饭都不用自家人。
记者幸运地采访到了毕振彪的“流动餐厅”,用手机拍摄了“流动餐厅”的走俏农村喜宴的工作场景。毕振彪涉足农村“流动餐厅”有8年了。毕振彪是当地方圆几里村庄炒菜做饭的好厨子,一把颠勺就能把一种菜炒出口感不一的十几种炒菜,所以农村谁谁家的儿子结婚或闺女出嫁,他总是有求必应去窜忙,因此毕振彪得到了村民的尊重。
有得必有失,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做为村中的年轻人,每年除了夏收和秋收的忙碌时节回家,其余时间都是到外地打工挣钱。而毕振彪却守着自己的手艺给办喜宴的村民免费窜忙,这种忙碌的生活算下来有4个多月。“落了个好名声,却挣不了钱。”毕振彪说。
2007年下半年,毕振彪的脑子终于切开了一条缝,他决定把自己的厨师手艺变成了“流动餐厅”产业来做,去逐步改善家庭贫困的生活。当年,毕振彪花费了上万元购置了办喜宴的桌椅板凳和锅碗瓢盆、锅灶等餐具,并列出价格从300元到400元一桌二十几种样式的菜谱,让办喜宴的主家供其选择。“当年10月,村中有一家老乡抱着试试看想法找到我办喜宴,最后主家一算帐比传统办喜宴的挑费还节俭出几百块钱,省心省钱。”毕振彪转述着村民的话。
这几年,随着农村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毕振彪的“流动餐厅”口碑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和欢迎。毕振彪说,在家办喜宴比在饭店办喜宴节省好多钱,还不浪费。还有一条就是,在主家门口摆宴席让亲朋好友产生一种亲情,显得更加热闹。同时,“流动餐厅”延续着农村传统办喜宴的“八大碗扣肉”食谱,这是饭店所不具备的。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毕振彪配备的碟子、碗、茶壶、桌椅等,都在不定期地进行着更新。同时,他把饭菜质量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有时,毕振彪还到县城大饭店去点上几个饭菜来学学人家的手艺。
目前,毕振彪拥有三套属于自己的“流动餐厅”,还购置了运输车,这些办喜宴的固定配套设施资产达13万元。最让毕振彪开心的是,自己的“流动餐厅”还安置了20多位当地村民来打工。毕振彪说,他的“流动餐厅”一年下来他能接办100余场喜宴,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