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人物专栏 |
|
李晓群:坚持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
编者按: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抓紧实施一批重大政策举措,巩固扩大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成果、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依靠内生发展推动东北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意见》再次送来政策东风,构建多元清洁能源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两大利好更是为吉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吉商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契机?本刊邀请专家为吉商们“出谋划策”。
李晓群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院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内研究浪费问题的著名专家。长期从事节约和浪费以及管理进步问题研究。
政策回放:《意见》中指出,要构建多元清洁能源体系。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切实解决东北地区“窝电”问题。尽快开工内蒙古锡盟至山东交流特高压、锡盟至江苏直流特高压、辽宁绥中电厂改接华北电网等输电工程,加快推进黑龙江经吉林、辽宁至华北输电工程前期工作。研究在黑龙江、吉林开展竞价上网电力改革试点,推动在内蒙古通辽开展区域微型电网试点。优化东北地区能源结构,开工建设辽宁红沿河核电二期项目,适时启动辽宁徐大堡核电项目建设。在东北地区加快审批建设一批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支持工业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示范工程。支持吉林开展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加快实施中俄原油管道复线、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黑河与俄阿穆尔州炼化及成品油储输项目等一批重大合作项目。
专家观点:我国提出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这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兴衰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中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就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如今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性共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性以及金融危机以后,人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推动力的迫切要求使得我们更加进一步的要考虑低碳在中国以及在世界经济转型中的作用。我国将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东北振兴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也是环境和资源问题,如何节约资源,物尽其用,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从浪费走向节约,浪费亟待解决,效率亟待提高,这是东北振兴和吉商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在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出了一条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模式,这既是东北发展的机遇,又是挑战。
专家建议:吉商首先要利用好《意见》中“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支持工业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示范工程”这一政策,在现有的条件下,减少和预防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浪费,逐步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这是一项有巨大潜力的大有作为的又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工作。吉林企业应该组织开展对“节能减排”等问题的综合研究,从企业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结合政策中的“倾斜”内容,寻找自身发展的新契机;其次要避免项目建设中的短期行为,很多房屋不到年限就被拆掉短期行为后果相当严重,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威胁;再次是要用好冬季气候资源,冬季城市发展中节能减排问题已经提到日程,这也是城市发展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对企业来说也是以一个新的发展机会。(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