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两次节能”扭转建筑浪费
时间:2015-2-27  来源:瞭望观察网  

  

      记者调研发现,我国建筑几乎在每个环节都存在“浪费黑洞”,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使用,再到拆除、废弃物利用,存在九大突出浪费“病灶”。
  
  规划铺张病。规划浪费是建筑浪费之源,各地仍存“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如领导一句话”的问题,任意改规划、竖地标、建广场、拓马路,基础设施重复建设。
  
  一些部门不尽合理的规定,进一步加深了规划铺张症,“如有的部委规定,建大学至少要占地500亩,这让一些土地紧张的地区难以承受,也导致了规划被动浪费”,一位地方规土部门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
  
  设计浪费病。一些城市追求地标建筑的标新立异,建筑设计贪大求洋,高价购买外国设计方案,重奢华、讲排场、大量使用昂贵建材、无谓扩大景观面积、盲目追求外观新奇,大大提高造价。
  
  “中国远未富到可以成为外国建筑师‘试验田’的地步,怪异设计导致造价成倍上升。有些工程造价几十亿,中国施工方利润少得可怜,而外国设计企业却开出总造价10%以上的‘天价’,远远高于2%的行价”,建筑专家吴杰说。
  
  统筹缺失病。因规划粗放、缺乏统筹产生的重复建设、高价“补丁”的现象并不少见。例如,城市“马路拉链”现象频发、地铁新建线路与既有线路在地下“碰头打架”,等等。此类因缺乏总体规划统筹的“补丁式”建设,易造成更大的安全风险和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标准“缺钙”病。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的标准偏低或滞后,造成长周期的巨大浪费。例如,节能门窗标准体系不完善,滞后于国际标准,也是我国建筑能耗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肥梁胖柱”病。上海市建管委主任汤志平说,我国建筑结构标准仍存“肥梁胖柱、傻大黑粗”问题,“由于设计施工精细化程度不高,为了确保结构安全,建材浪费严重。例如,一些地方的机场遮雨棚建造巨大,用钢量惊人,远超出实际需求。”
  
  施工粗放病。由于长期依靠低成本劳力的粗放发展模式,我国建筑业施工环节中,从水电能耗到人力资源,再到时间成本,浪费严重。
  
  上海城建集团科技部主任林家祥说,例如,施工常用的建筑模板,一般只能使用三四次,技术最好的工人也只能用七八次,带来巨大的木材浪费;由于普遍采用现场加工方式,施工中钢筋、钢材及其他原材料产生大量损耗和短料,原料浪费达3%以上;因施工安排不科学,导致大量非必要运输浪费,加上现场施工周期长,为交通、环境带来长期影响,浪费了全社会资源,等等。
  
  大拆大建病。据统计,我国每年老旧建筑拆除量已占新增建筑量的40%,其中因规划调整、经济利益驱动、追求GDP等因素,对远未到使用寿命限制的道路、桥梁、大楼拆除的现象多有发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如松说,中国建筑过剩在局部已经显现,最大的浪费在于大拆大建,一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建筑已被推倒重来,我国某些建筑的寿命甚至不足欧洲国家的四分之一,一拆一建,虽然创造了大量GDP,但破坏了城市的机理,浪费尤其严重。
  
  “短命”建筑病。我国建筑“短命”长期备受诟病,被认为是建筑浪费的突出病灶。其中,值得警惕的是,其中因建筑标准过低或质量不高,缩短了使用寿命,不仅浪费严重,而且安全隐患暗藏。
  
  运营高耗病。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大部分时间处于使用运营阶段,消耗能耗高达八成。但由于设计不科学、使用不节约、浪费不心疼等原因,我国建筑是绝对的耗能大户。
  
  有专家统计,我国建设能耗名义数据约占全社会能耗的27.5%左右,但实际上,建筑材料水泥、铝材、钢筋都是高能耗产品,生产中要耗费大量标准煤,此外,建筑材料在[FS:PAGE]运输等环节产生的能耗都被固化在建筑物里,建设期间能耗也应计入其中,按照这个算法,我国建筑能耗超过40%。
  
  “变宝为废”病。目前我国每年建筑物拆除量高达数亿平方米,然而,资源价值极高的建筑废弃物利用率却极低。仅在上海,每年建筑废弃物总量就达2330万吨,其中30%左右(约700万吨)废弃混凝土,这些最具有资源化利用价值的废弃混凝土大部分仅作填埋或初级利用,浪费了巨量的建材资源。
  
  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李静说,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技术已经成熟,制造出的建材性能也非常好,但由于成本较高,大量被弃用,“变宝为废”,造成浪费。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重庆荣昌:普及低碳理念倡导绿色
纬景储能绿色未来展示中心展示的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