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卢新宁:媒体推动“心的丝路”互联互通
时间:2015-2-13  来源:人民网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曾经是一个光辉的起点。700多年前,正是从这里出发,中国航船远涉重洋,在辽阔的海洋间搭起经贸之网,架起友谊之桥。那时候,泉州港闻名于世,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最大海港。
  
  如果从公元713年,中国第一份古代报纸诞生之年算起,可以说,媒体缺席了张骞策马西行的壮举,却见证了郑和扬帆西下的辉煌。媒体人常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具体到丝绸之路,以文相传的道义数千年一以贯之:这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今天,我代表人民日报社参加研讨会,就是想从一个媒体人的视角,探讨新时期的媒体,在传承、振兴的历史进程中,该有怎样的作为担当?
  
  古代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它们曾经是我们这个世界的血脉,将古老的欧亚大陆、广阔的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在一起。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到一个月,他到访东南亚,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个倡议,合称“一带一路”。世界上最长的两条经济大走廊、文化大长廊,自此走出历史,重新出现于东方版图。“一带一路”引发强烈反响。亚洲、欧洲、非洲,甚至大洋洲……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主动提议,加入到“一带一路”中来。“一带一路”倡议为何引起如此热烈的响应?因为它道出了沿线各国人民的心声,符合沿线各国的共同利益。
  
  站在历史和世界的层面思考丝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解读丝路,为未来留下我们时代精彩的丝路故事,正是每一个负责任、有远见媒体的使命。
  
  各位朋友!
  
  来之前,我做了一个统计。人民日报有关“一带一路”的报道,多达千余篇。“钟声”是人民日报重要国际评论品牌,仅在该栏目,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言论就已达21篇。而人民日报社的新媒体方阵,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更是以万为单位计量。翻开一篇篇报道,历史的、现实的,乡土的、都市的,悲欢离合,尽展人生百态。丝路故事,可谓精彩纷呈。
  
  在报道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已经发出,具体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沿线各国人民真心真意的支持,将是关键因素。在拉近人民感情方面,媒体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不同媒体关注海上丝路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但是,积极报道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共同点和战略融合点,着眼于扩大共识、营造和谐氛围,却是大家应当承担的共同责任。
  
  在讲好“一带一路”故事方面,我认为媒体需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讲清楚海上丝路秉持的和平属性。
  
  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主任赫尼姆塔哈西博黎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深情回忆说:“在我的家乡伊拉克,古港巴士拉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历史经验一再证明,不同的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可以携手并进,密切的商业活动、人文交流可以使人们远离争执和敌对,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积累越来越多的共识。”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现场照片。裴广江摄
  
  这样的故事和话语,朴实自然,却最能打动人。从历史到现实,讲清楚海上丝绸之路凝聚的和平、包容、文明互鉴的宝贵精神,这是媒体人的共同责任。
  
  第二、讲清楚海上丝路创造的共同机遇。
  
  今天,“一带一路”昼夜跳动的经济脉搏中,两组数据,引人瞩目:一组是它在世界经济中的权重,一组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大盘子中的比重。
  
  “一带一路”的倡议,有利于各区域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建立和健全亚洲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使区域合作迈[FS:PAGE]上一个新台阶。媒体人有责任、有义务真实生动地报道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及主要城市的合作发展,促进各国以创新模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第三、讲清楚海上丝路带来的文明互鉴。
  
  习近平主席曾说过,“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世界不只是一种颜色,一带一路沿线的各个国家,人种不同、宗教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但历史与现实都已经证明,这并不会成为沟通的障碍。相反,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同,才让这广阔的区域,呈现出更丰富的色彩,正如中国古语所言:“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去年夏天,人民日报召开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去年底,人民日报又以“共建海上丝路、联通亚太梦想”为主题,邀请来自东盟10国和日本、韩国等17个国家46家媒体的96位媒体代表、外交使节等,召开了东盟与中日韩媒体合作研讨会。与会代表经过热烈讨论,达成这样的共识:一带一路沿途各国,应该加强互联互通、促进互利合作。介绍这两个论坛的成果,正是想说,“一带一路”给媒体合作一个巨大的舞台,这也是促进文化交流、加强互相理解的重要内容。
  
  我倡议各位媒体同行推动各个国家和各国人民心路之间的互联互通。
  
  第一,目光
  
  摒弃傲慢与偏见,以诚恳尊重讲述丝路故事。
  
  第二,空间
  
  拒绝偏激和狭隘,以开放包容共铸丝路精神。
  
  第三,交流
  
  告别画地为牢,以交流互动谋求文明共识。
  
  各位朋友!
  
  海上丝绸之路,是用生命与执着构筑的经贸往来之路,是用信念与希望铺就的文明交融之路,是打破千山横亘、万水阻隔,让天涯若比邻的友谊之路。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媒体的共同责任,就是搭起一条“心的丝路”,让它成为沿途国家的和平之锚、繁荣之桨和幸福之帆。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第一大报,真诚希望与各国媒体开展合作。相信我们的携手努力,能够让海上丝绸之路在新的时代,编织出和平友谊、互利共赢的巨幅锦绣。
  
  谢谢!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走进中国节能绿色工厂 探寻低碳
万里同心,共护黄河|60组家庭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