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政府行动 |
|
初夏的邯郸,正被另一种“绿色”悄悄覆盖。
在涉县,娲皇宫对面的山坡上,一队队建设者们正在火热地忙碌着,马达声、汽笛声不绝于耳——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投资31.7亿元的30MW光伏发电站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不止于此,该县还和英利集团、中广核等10余家集团公司成功签约,共同谋划发展这抹崭新的“绿色”——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
这,只是邯郸市加快荒山荒坡光伏发电利用,积极推动能源结构变革的一个侧影。
今年,邯郸市科学利用面积约109万亩的荒山荒坡土地资源,按照“宜建则建、宜垦则垦”的原则,在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复垦的同时,选择集中连片、光照条件好的荒山荒坡优先用于光伏产业,重点支持沿太行山脉荒山地区建设规模化光伏电站,以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助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批大型光伏地面电站即将建成并网
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项技术,不使用燃料,不排放包括温室气体和其他废气在内的任何物质,不污染空气、不产生噪声,是真正绿色环保的新型可再生能源,是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发挥可再生能源在调整能源结构和保护环境中的作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近年,全国很多地方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积极推广光伏发电。
邯郸市西部山区不易耕种造林的未利用地众多,有大面积坡度适宜、光照时间长的荒山荒坡,正适合集中连片建立光伏地面电站。
在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武安市、涉县、磁县抓紧机遇,利用当地优越的山场资源,规划建设了一批2万千瓦及以上的大型光伏地面电站。其中,武安市的贺进镇圣莹公司、冶陶镇普泰公司、马家庄乡卓悟公司,涉县的龙虎乡英利公司、木井乡晶澳公司、井店镇国源公司,磁县的白土镇品佑公司、岳城镇喜能公司等一批2万千瓦及以上的大型光伏地面电站就快建成并网,力争年内列入省级年度建设计划。
仅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项目为例,投产达效后,年发电量就可达39558千瓦时,同比火电每年可节约标煤16万吨,折合原煤21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2000吨,大大减少燃煤排放对大气的污染。
中部丘陵有序推进
光伏发电适用范围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
永年县、峰峰矿区、复兴区、丛台区等四个县区积极行动,利用各县(区)西部不适合农作物、树木生长的丘陵荒地,示范建设光伏电厂。近期,峰峰矿区义井镇中电投公司2万千瓦、复兴区康庄乡协鑫公司5万千瓦、永年县金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万千瓦等一批光伏电站项目正在紧张有序的推进中,有望列入省级年度建设计划,从而为下一步发展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与此同时,这些丘陵荒地地区将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方式,在各类园区、企业、建筑物,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示范工程逐步落实
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和新农村建设,在推进荒山荒坡地区重点村、新农村示范区建设中,邯郸市大力支持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相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和应用——这是邯郸市加快利用光伏发电的一大亮点。
在新农村示范区、美丽乡村等改造示范项目建设中,具备条件的项目将同步规划建设光伏发电应用项目,努力打造省级新能源示范镇、示范村。农居改造连片开发应用光伏发电,建设与绿色设施农业相结合的光伏生态农业大棚、种植场、养殖场等光伏发电项目。部分农村低密度住宅小区集中连片开展居民光伏发电应用试点,并逐步扩大应用规模。
光伏发电前景光明
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能源发展规划,邯郸市在推动光伏技术进步上狠下[FS:PAGE]功夫。积极研究山区发电技术,通过吸引国内外光伏企业来邯郸市投资办厂或建设研发中心、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开展薄膜太阳能电池核心技术等等研发工作。与此同时,邯郸市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对光伏发电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紧盯省“十三五”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情况,适时启动邯郸市光伏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据介绍,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我市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全电量补贴政策,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
光伏发电,这抹“绿色”正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今后,市民将更多地与光伏发电“亲密接触”,迈进一个崭新的能源世界。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