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打造新的环保经济模式
时间:2010-5-17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不要总想着去赚天文数字的钱,而应该用最短的时间将产品推出去,这样才能将环保的概念传播出去。这不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有责任将环保意识推广到全世界。”
    ——汪振富如是说
    今年的“中国低碳经济论坛”上,汪振富西装革履,但与众不同的是,他的领口不是打着领带,而是宝蓝色带金色小花纹的丝带系成的一个很特别的领结。翻看汪振富的照片会发现,每在内地参加大型论坛活动时,他都是系这个领结、西装革履地出席。从着装方面,就足见他对环保事业、环保话题的态度及行动的严谨与重视。
    变废为宝
    “环保产品的生产很重要,从理念、选材到生产产品整个过程都要讲究。”汪振富说,“这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如果产品很好,但是选材不好、过程不好,造成了污染,环保便失去了意义。”球谊环保集团的营商模式开创了一个自然、循环使用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作为业务平台。此种经营模式不仅为球谊环保集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不失为同行业借鉴效仿的良策。球谊环保集团旗下产品,诸如饭盒、果盘、医疗用品等众多产品均采用的是能够100%生物降解的材料,完全取代了塑胶等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材料。
    2009年,球谊环保集团与辽宁省盘锦市签订了其在东北的首个环保生产项目,将芦苇转化为环保餐具及包装制品,既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也变废为宝,将芦苇再利用。该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环保产业的发展,政府十分重视。
    几乎在同一时间,汪振富以四川巴中地区为环保产业开展地,为四川打造新的环保经济模式。他说:“四川的农畜业肥料,如麦秆、甘蔗渣、花生壳、鸡毛等,非常多,要是变废为宝,大家都能参与环保农场新经济计划,可以让农民多一份收入。”汪振富的梦想就是以农村为出发点,带动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进而走向国际。
    “环保谷”模式
    近期,汪振富和他的球谊环保团队正计划投资逾10亿元的资金,在中国全力打造“环保谷”项目。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工业园项目,而是一种由整体环保概念转换为实质业务的一项计划,内容包括工商业、旅游、酒店、房地产、教育、社区发展,甚至有农业设备、环保大学等具体项目。届时,它将引入世界最先进的环保理念与产品,将绿色生活实现于“环保谷”内。
    汪振富指出,环保谷内的各项设施,全部与环保有关,例如房屋及建筑物都用环保物料兴建,使用电动汽车代步,还备有风力及太阳能发电系统,甚至居民生活区的物业管理机构也有能力进行初步的废料化解工作。这一项目可吸纳各国的环保人才、企业进驻,进行学术性交流之余,更可成为一个环保基地。
    至于选址在辽宁省盘锦市,汪振富表示,除当地政府支持外,还因为盘锦拥有全球最大的湿地以及大量的芦苇丛。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从零开始,适合环保谷的建设。
    根据规划,这一项目估计最快可在2010年第三、四季度动工,一期工程最快可在2011年完成。此外,汪振富还表示,受四川政府的邀请,将在当地建立第二个环保谷,目前正在选址。
    “分享”理念
    在环保这个行业里,汪振富摸索了将近20年,他不仅把环保当做一项投资,更把环保当做一种责任。
    他打破了行业技术垄断的惯例,将“分享”的理念贯穿于他的事业。
    汪振富常去全国各地介绍他的产品制造的所用原材料以及生产过程,并毫不保留地讲述他的成功经验。“卖东西要告诉顾客,你的产品原料是什么,配料是什么,即使顾客[FS:PAGE]没有问,你也有义务让人家知道。”他说,“不要总想着去赚天文数字的钱,而应该用最短的时间将产品推出去,这样才能将环保的概念传播出去。这不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有责任将环保意识推广到全世界。”
    时至今日,球谊环保集团已在全国很多地区跟多所大学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旨在完善生产过程,进而将其分享到整个行业。“我希望能有人做得比我好。”汪振富说,“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这对全世界来说是件好事。”
    人物简介
    汪振富,1958年出生于缅甸,祖籍福建同安。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毕业,主修商业及经济。球谊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人、行政总裁;香港湾仔中西区工商业联合会会董及环保事务委员会主席。
    汪振富自1986年起于国内从事绿色科技系统产品的销售与转移,在国际贸易及投资方面有超过26年的行政与营商经验。1992年创办香港球谊环保集团机构。凭着实践及推动绿色低碳企业上积累的丰富经验与成绩,他将各环保产业及日常绿色生活习惯拼合成可持续的绿色低碳经济价值,即“环保谷”模式,现在已在四川、辽宁及香港三地展开。(作者 王 菲)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济南市天桥区开展低碳宣传活动
科普行动
饮料瓶“撕标签”掀起低碳风潮
济南市天桥区开展低碳宣传活动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