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结合国外建筑产业化技术成果 推动建筑产业进程
时间:2015-4-12  来源:中国绿色地产网  

  近几年,在建筑产业化形成以来,欧美等西方国家在技术领域率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住宅产业化发展迅速,各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的特点不一,值得我国引以为鉴。尤其是目前我国还处在建筑产业化发展初期,对于建筑产业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国内建筑界对于建筑产业化技术的研究与突破的呼声日益强烈。
  
  “五、六十年代为了适应对住宅需求量猛增的需求,“住宅产业化”这一名词首先出现在欧洲人们的脑海里”,卫德住工科技总经理刘向南说。
  
  此时,前苏联、东欧和英法等国家首先形成了装配式大板住宅建筑体系;瑞典是世界上住宅工业化最发达的国家,其80%的住宅采用以通用部件为基础的住宅通用体系;而法国1977年成立构件建筑协会(ACC),80年代统一又编制了住宅通用构件C5软件系统。
  
  在谈到美国住宅产业化发展时,刘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他说“美国住宅建筑市场发育完善,住宅用构件和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及其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很高,几乎达到100%。”由于美国未受战争影响的特殊性,他们更注重于住宅的个性化、多样化,往往能是住户达到满意的标准。随后他又介绍了日本建筑工业化中的特点,他说“日本目前90%的建筑采用了工业化方式建设。其特点是建筑物结构施工与精装修同步进行,建筑结构构件在构件厂预制,统一模数化、标准化,现场进行精细化的安装施工。其工业化住宅注重成套技术发展。”
  
  据分析,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工业化住宅生产已达到70%的比例。住宅节能水平在65%以上,其中模块化建造技术代表了欧洲乃至全世界住宅产业化的最先进住宅工业化水平和住宅节能水平,其工业化程度已达到85%的比例,节能水平高达75%,其系统的绝大部分构件都在工厂生产线上生产和组装而成,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住宅产业的彻底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
  
  根据各国总体发展的趋势,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
  
  一是注重引进高新技术,对住宅产业技术进行更新改造;二是注重技术转移与研究成果的企业化。
  
  刘总强调,在学习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的住宅产业技术的同时,我们不能机械的照搬,而应结合我国建筑业的具体情况,确定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实施路线。如今国内早已实行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即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设计,标准化设计,考虑购配件标准制定,设计成果考虑建筑体系的配套技术与规模等;生产,根据设计方案,将构配件部分或全部进行工厂化生产操作;施工装配,根据设计方案,将构配件进行现场装配。
  
  目前,国内已先后批准建立了45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面对当前住宅产业化发展标准滞后;设计软件缺乏;关键技术创新不足;住宅产业化与绿色建筑结合不够紧密;产业链脱节;场地和运输受到限制等诸多问题,这向中国的现代化建筑界又提出了一个个严峻的考验,从另一个侧面鞭策着建筑产业化的进步。政府将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与建筑产业化企业一道推进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庄贵阳:以低碳韧性发展应对全球
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对接活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