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成为“低碳人”白领低碳生活的50条准则
时间:2010-4-24  来源:上海极线  
王冉说:上网一看,每一天都有关于地震、干旱、火山爆发、天气异常的消息。这已经不是地球在撒娇,而是她的更年期来了,脾气真的在变坏。我们都称大地是“母亲”,“母亲”在闹脾气,我们总不能不管不问吧?虽然“哥本哈根”只是个传说,我们却可以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因为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生活习惯——做个“低碳人”,一举多得!
  低碳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自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不少便利消费方式浪费着巨大的能源,低碳生活需改变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尤其需要严格限制“一次性”消费嗜好。我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呢?
  低碳生活-方法
  1.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脸洗手,而且绝对是天然的美白产品;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3.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4.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又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经过手工DIY的再创造,你会发现原来废物也是宝,这样的家居环境健康且充满了创意的小欢乐。
  “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细节的改变证明:气候变化已经不再只是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另外还有一些不容易注意的几点:
  1.每天使用传统的发条闹钟,取代电子闹钟;
  2.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电脑和平板显示器;
  3.一旦不用电灯、空调,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
  4.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用在附近公园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机上的45分钟锻炼;
  5.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不开汽车改骑自行车……
  低碳生活-案例分析
  “你一个人的力量对于整个地球简直是微乎其微,何必呢?”
  “一只节能灯、一台太阳能热水器能为节能减排做的贡献的确很小,可13亿人中只要有1/10的人用它们来取代传统产品,那节约的能源、减少的碳排量都将会是天文数字!
  仅以节能灯为例,曾有专家测算,到2010年,预计全国2.7万亿度用电量中照明用电量将超过3000亿度,如果全国有1/3的白炽灯换成LED节能灯,每年能省下一个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
  低碳生活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环境更优美,开销更少,不仅减轻自身的压力,也减轻了地球的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低碳生活-趣谈
  歌坛天后麦当娜最近“挨批”了。环保专家预计她的全球巡回演唱会将造成1635吨的废气污染。看看环保专家给她算的账:搭乘私人飞机,95吨废气;250名工作人员搭乘客机,1080吨碳污染;货运交通,碳排放达460吨。
  低碳生活-计算公式
  “一个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算得这么精确吗?”
  “没错,不仅如此,连搭电梯,洗热水澡,喝瓶装饮料这样的事,也有办法算出碳排放……”“8月27日,开车25.6公里(4.72千克)+搭电梯24层(5.232千克)+用电脑10小时(0.18千克)+外食三餐(1.44千克)+热水澡15分钟(0.42千克)+洗衣机40分钟(0.117千克)+开电风扇10小时人均(0.25千克)……“台湾减碳达人”张杨干这一天的碳排放总量为14.104千克。“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为此,你需要植一棵树;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为此,需要植三棵树……”一种特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器这样告诉人们。
  近来,这种计算器在国内一些网站上相当火爆。它有一套精确的计算公式,将“公众日常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碳补偿”这一链条直观而简洁地呈现出来。如果不[FS:PAGE]以种树补偿,则可以根据国际一般碳汇价格水平,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补偿10美元。用这部分钱,可以请别人去种树。
  低碳生活50条准则
  1.随手关灯、关水、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
  2.每张纸都双面打印,相当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
  3.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
  4.绿化不仅是去郊区种树,在家种些花草一样可以,还无须开车。
  5.是的,一只塑料袋5毛钱,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毛钱的50
  倍不止。
  6.完美的浴室未必要有浴缸;已经安了,未必每次都用;已经用了,用积水冲洗马桶。
  7.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既省电也维护你的电脑。
  8.相比开车来说,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一不担心油价涨,二不担心体重长。
  9.没必要一进门就把所有灯打开,人类发明电灯不过130年,之前几千年也过得很好。
  10.考虑到坐公交为世界环境做的贡献,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开私家车带来的优越感。
  11.请相信,痴迷皮草那不过是一种返祖冲动。
  12.可以这么认为,气候变暖一部分是出于对过度使用空调(暖气)的报复。
  13.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水杯……因为制造它们所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14.如果知道海洋博物馆里展出中国产鱼翅罐头,还会有这么好的食欲吃鱼翅捞饭吗?
  15.未必红木和真皮才能体现居家品位。建议使用竹制家具,因为竹子比树木长得快。
  16.其实利用太阳能这种环保能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尽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
  17.过量食肉至少伤害三个对象:动物、你自己和地球。
  18.婚礼仪式不是你家底积累的PK。如今简约、低碳才更是甜蜜文明的附加值。
  19.认为把水龙头开到最大才能把蔬菜碗盘洗得更干净,那只是心理作用。
  20.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衣服攒够一桶再洗不是因为懒,而是为了节省水电。
  21.把一个孩子从婴儿期养到学龄期,花费不小。部分玩具、衣物、书籍用二手的就好。
  22.有一种选择可以同时达到省钱、减轻疲劳以及增进人际关系的作用——拼车。
  23.如果堵车的队伍太长,还是先熄了火,安心等会儿吧。
  24.定期检查轮胎气压,气量过低或过足都会增加油耗。
  25.定期清洗空调,不仅为了健康,还可以省不少电。
  26.一般的车用93#油就够了,盲目使用97#可能既费油,还伤发动机。
  27.跟老公交司机学习如何省油:少用急刹,把油门松了,靠惯性滑过去。
  28.有些人,尤其是女性,洗个澡用掉四五十升水,洁癖也不用这么夸张。
  29.科学地勤俭节约是优良传统。剩菜冷却后,用保鲜膜包好再放进冰箱。
  30.空调外机都是按照防水要求设计的,给它穿外套,只会降低散热效果,当然费电。
  31.洗衣粉出泡多少与洗净能力之间无必然联系,而低泡洗衣粉更省水省电省时间。
  32.洗衣机开强档比弱档更省电,还能延长机器寿命。
  33.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耗电量一般为其开机功率的10%左右,这笔账算起来真不太小。
  34.如果只用电脑听音乐,显示器尽可以调暗,或者干脆关掉。
  35.如果热水用得多,不妨让热水器始终通电保温,因为这样用电更低。
  36.洗干净同样一辆车,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龙头冲洗涌水量的1/8。
  37.可以把马桶水箱里的浮球调低2厘米,一年可以省下4立方水。
  38.建立节能档案,给每月消耗的水电煤气也记记账,做到心中有数。
  39.买电器看节能指标,这是最简单不过的方法了。
  40.实验证明,中火烧水最省气。
  41.10年前乱丢电池还可能是因为无知,现在就完全是不负责任了。
  42.随身常备筷子或勺子,已经是环保人[FS:PAGE]士的一种标签。
  43.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
  44.开短会也是一种节约——照明、空调、音响等等。
  45.没事多出去走走,“宅”是很费电的。
  46.非必要的话,尽量买本地、当季产品,运输和包装常常比生产更耗能。
  47.植树为你排放的二氧化碳埋单,排多少,吸多少。
  48.衣服多选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优雅、耐穿。
  49.烘干真的很必要吗?还是多让你的衣服晒晒太阳吧。
  50.离婚之后的人均资源消耗量比离婚前高出42%~61%,让我们用婚姻保护地球吧!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以低碳发展驱动产业绿色变革
践行节能低碳 铅山县英将乡在行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