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康绍忠:发展节水农业不能仅靠农民
时间:2014-7-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展节水农业需要一种促进农民主动节水的制度设计。同时,它不仅仅是农民的事情,更不是把管子铺到地上就完事了。”近日,在甘肃省酒泉市大禹节水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如是说。
  
  水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比例高达63%。在农业用水保持零增长的条件下,实现粮食产量提高,势必要依靠用水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迫在眉睫。但实际情况是,节水农业的推广困难重重。
  
  康绍忠介绍说,过去由于滴灌设备成本高,一亩地在灌溉方面需要投入约1500元。经过技术改革,目前采用的一次性膜下滴灌已将成本降到一亩地500元左右。近些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也从“九五”期间的0.4提高到现在的0.5以上,但这个数字与发达国家(可达0.7到0.8)仍有较大差距。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康绍忠分析说,节水是需要投入的,而这种投入不会使单位面积的粮食大量增产。因此,除少数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外,在农民来看,这种投入很不划算。
  
  康绍忠认为,实际上节水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多的是生态与社会效益。从这个角度说,这种投入不应完全让农民自己承担。因此,政府应建立更完善的节水补偿机制,发挥水市场的调节作用,激发农民的节水积极性,变被动节水为主动节水。
  
  节水农业推广难还与我国一家一户低效率的生产种植模式有关。在国外,农场统筹经营土地,生产效率高,还可实现全过程机械化——不仅播种、收获,浇水、施肥也可以机械化操作。“相信随着土地流转制度的不断深入,我国一家一户低效率的种植模式有望得到改善。”康绍忠说。
  
  此外,1:1投入机制的不合理也是导致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发展节水农业主要是在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和农民都不富裕,而大多数情况下节水示范项目一定要1:1配套(中央政府投入100万元,地方政府与农民投入100万元),共同完成项目,这在西部是不现实的。
  
  康绍忠说,由于投入不到位、工程质量差,农民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这里堵了、那里漏了,示范和应用最终不成功。按照项目标准投入,原本可以建立一个高质量的示范区,而一旦投入减半,只能建成一个劣质工程,农民当然不愿意使用。
  
  “现在,有些高效节水示范项目只在验收时使用,平时还是用原来的灌溉方式。”康绍忠建议,不能一味强调降低成本,“我主张标准要高一些,争取做一亩成功一亩,而不是盲目追求数量、不讲质量”。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也是节水农业推广难的原因之一。“既要重视节水工程的建设,更要重视工程的后续管理。不是把管子铺到地上就完事了,还应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和管理,以免政府的钱白白浪费。”康绍忠说。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纬景储能绿色未来展示中心展示的
走进中国节能绿色工厂 探寻低碳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